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菩提,是树,非树也!

(2010-04-03 07:01:59)
标签:

菩提树

鉴真和尚

释迦牟尼

南山

修炼

悟道

分类: 拙诗歪词

 

No.38  菩提,是树,非树也 (南行.海南.9) 

菩提,是树,非树也!

     菩提,是树,非树也!

   菩提,是树,非树也!

            

       一.菩提,是树!

      

       拜谒南山寺,

       来到菩提前,

       菩提树雄伟,

       玉立天地间。

       青枝遥绿叶,

       滴水于叶尖,

       节疤如惠眼,

       悲悯众生怜,

       花儿巧入药,

       镇痛人释然。

       浑身皆是宝,

       菩提为树仙。

 

                  

                 

 

 

 

                 二. 菩提,非树也!

               漫步菩提林,佛缘把我牵,

               默默诵阿弥,禅意涌心间。

               佛祖树下坐,七夜又七天,

               战胜诸邪恶,启明时升迁,

               彻悟成佛陀,圣教传千年。

               一切皆虚幻,脱俗我无言,

                       菩提与佛教,相映筑华篇。

  菩提,是树,非树也!

                           

                      三.怀念鉴真大师

                   禅坐菩提下,虔诚望南山,

   山寺玄紫气,鉴真扬帆还,

   回访福泽地,渡海不再难,

   惊见雄伟庙,大师甚心欢

   后辈悟真谛,修练意志坚,

   历尽千般苦,潇洒于山川,

      人人结佛缘,律宗天下传。   

                

   “在海南的南山佛教文化苑及其中心南山寺之所以名为"南山",一是依地取名,二是为了纪念鉴真和尚。鉴真和尚属"律宗",又名"南山宗",同地名巧合,故称。史载,唐朝天宝年间,高僧鉴真和尚从扬州乘船东渡日本,因风浪阻滞多次未能成行,第五次在舟山群岛附近又遇到台风,漂流海上十多天,来到三亚南山附近的宁远河口登陆。对国家统一立过大功的黎族英雄洗夫人的后裔冯崇债驻守海南,闻讯立即派了四百官兵,把九死一生的鉴真和尚和他的随行弟子迎请到自己家中。住了一年,又亲自领兵八百把他们护送到崖州。由于原崖州寺庙早已坍塌,鉴真和尚意欲重建。冯崇债命令农奴们三日之内每人献圆木一根,很快就建成了佛殿、讲堂、砖塔和一丈六尺高的释迦佛像。鉴真和尚在此驻留一年半,传法布道。他同弟子们重整旗鼓,返回扬州后第六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在奈良东大寺筑坛传戒,成为日本律宗的初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极大贡献。”

                       四. 我与菩提树

 菩提,是树,非树也!用小数码翻照的2001年的照 

      第一次见到菩提树,是在2001年。那一年的夏天,我到辽宁省的兴城开会。会议组织我们到渤海湾的一个叫菊花岛的地方游览参观。就是在这个小岛上,我平生第一次见到了菩提树。这是一棵粗壮雄伟的菩提树,传说是印度的一个和尚,远渡万水千山把一棵菩提树的种子带到了小岛上,种在甘甜的八角井旁,没想到这棵种子神奇地活了,它发芽吐绿、一天天长大,成为了一棵郁郁葱葱的菩提大树,一棵令众生顶礼膜拜的圣树。当年,我手摸这棵粗壮平滑的菩提树干,顿生一种亲切、肃穆、庄严、神圣、幸福之感。从此我与佛结缘,慢慢地悟道脱俗,开始修炼自己的菩提之心。

   在菊花岛上,我听说菩提树是印度的国树。我国当时只有44棵菩提树,其中有11棵在菊花岛上。其余33棵都在南方。

   2010年1月我登上了海南岛,在拜谒南山寺时,我惊喜地看到在巍峨的南山大寺的左边有一片神奇的菩提林,这是我平生第二次看到菩提树,而且不止一棵,是一片菩提林。这片菩提林非常年轻、郁郁葱葱。原来我国远远不止有44棵菩提树,我们有无数棵菩提树。

   漫步在菩提林中,我发现几乎每棵树下都有石碑刻着某个大人物的姓名,记录着他们于某年某月亲手栽种的。我认为这有悖于佛家的本意,佛家倡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佛家净地,神圣树下,留下凡胎俗子的名字,算什么呢?这些大人物怎么就不觉悟不智慧呢?

   还是唐朝和尚说得好:
 
 大师
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

   大师惠能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中深刻的禅意,我们慢慢地体会领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海南根趣
后一篇:清明夜遣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