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顽强生存的残疾人之家

(2009-09-06 07:05:34)
标签:

不幸

残疾

家庭

情感

分类: 情感世界

               No.117 一个顽强生存的残疾人之家

                 ——不幸家庭真实案例之三

    今年春节初五的早晨,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来电话的是作协的老X,几句拜年话过后,他语调一转,告诉我说:“我家老姨走了。”

   “谁?”我有点懵,追问道。
  “小Z的媳妇小L啊!”   
  “什么!?什么时候?为什么不通知我?”我大声再问。 
   “是初二早上走的,考虑到大家都在过年,丧事从简,所以没通知你。”......  

    放下电话,我心情沉痛。仰望西天,我祈祷四十六岁的小L一路走好;同时,我想起了杜甫的《新婚别》,想起了那首诗的最后四句“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忤,与君永相望。” 我长长地叹了口气,无奈道:苍天啊!难道人真的不如鸟吗?难道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难很难吗?上帝啊!你不该拆散L和Z这对年轻的残疾夫妻,不该给这个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啊!?

    认识L和Z,大概是十年前的事情。通过老X,我知道他的小姨子是位天生的残疾人。她是背着“一口锅”来到人间的,俗语称这种驮背人为“罗锅”,医学上称之为“后突畸形”。L生在我市郊区,没有工作。二十年前嫁给了市内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落得右腿残疾的小Z。

   小Z在一家服装厂工作,开始,工厂的效益还不错。小两口虽然一个瘸子一个罗锅,但是,他们身残志不残,残疾之家充满爱。小Z每天上班挣钱,小L在家门口开了个小卖部,两个人勤勤肯肯地抱着团过日子,虽说不宽裕,也算“痛并幸福着,穷并快乐”着吧。不久,一个可爱的女儿降临他家,这给两个残疾人带来了欢乐和希望。小两口更加拼命地挣钱,不让他们的宝贵女儿受一点委屈。

    真的是:“好景难常在,过眼韶华如箭。”

    这对残疾人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小Z所在的工厂就破产了,小L的小卖部也因地点偏僻倒闭了。一家三口一时断了财路,没有了经济来源。

    面对上苍的不公,命运的不济,小两口没有做懦夫,而是选择了坚强。小Z把残躯的弱势看成赚钱的优势,在亲戚的帮助下,他买了一辆残疾人专用的三轮电动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狗骑兔子”,跑起“出租”来,每天他起早贪黑地在大街小巷里(当然是在城乡结合部)突突来突突去的,家里总算见到了活钱。一家人的生活总算能维持下来.....

    当我知道了他们的不幸后,就把这小两口分别安排在市里的两个福利厂。当时,我们国家对安排四种残疾人(盲聋哑肢体残)达到生产工人一半的企业免收增值税和所得税。(不公的是可怜的弱智当时不在范围之内。)这样他们俩不用到工厂上班,每人每月可领到200元的所谓工资。

    据我的观察,大凡身体某个器官有残的人,必有另一器官的功能超越一般。

    小Z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腿残了可他的头脑特别灵活。国家对残疾人的各项优惠照顾政策,他都能钻透,用上,享受到。

    他对街道隐瞒了在福利厂挂名领钱的事儿,给自己的女儿和媳妇申请到了低保;两个人每月820元;他的住房免交一半租赁费;他家不交取暖费;他女儿上学免学费;逢年过节政府的一次性补贴她们一次也没有拉下过,甚至不通过街道和企业,他可以直接找市总工会把补助拿到自己的手中......为了这个家,他四处奔波,拼命干活,顽强地维系着,保护着他心爱的老婆和女儿。

    残疾人的家庭有着先天的不幸。谁料想在先天不幸的家庭中,后天的不幸又接踵而来。

    前几年小L患上了严重的肺心病,每年都要住几次医院。这可累苦了小Z,一方面他要伺候住院的妻子,一方面还要照顾念高中的女儿,他拖着残疾的双腿一瘸一拐地在医院和家两地中穿梭。一有时间还要跑趟出租,挣点钱来填补这个有残有病缺钱的家。

    有幸的是:前几年国家下令,福利工厂必须给残疾人上保险,否则不予免税。小L得病这几年正好赶上了这一好政策,她享受到了医疗保险。他们还办理了“门特”,这样,虽然报销的钱可以多一点,比例可以高一点。可是,俗话说的好,“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有了病,一要承受痛苦,二要少挣多花,常年的往医院跑,一年住四次医院,个人承担的药费压的这个家喘不过气来,面对这些,小L和小Z再一次选择了坚强,和疾病抗争。他们就是借钱,也没有放弃治疗,小Z盼望着祖国医学技术的进步,把他的媳妇从痛苦中拯救出来。小L盼望自己的病能够得到控制,把女儿培养成人。

    去年,他们的宝贝女儿参加高考,被我市的一所大学录取了,消息传来。小L和小Z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本以为在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小L的病情会好转一些,他和小Z的夫妻之路可以走的远一些。

    没想到,在她们的女儿考上大学才几个月时,小L就走了,撇下了她心爱的女儿,撇下了一瘸一拐为她操劳的夫君,撇下了他们的家。

    春节过后不久,小Z拿着一些从各种报纸上剪下来的小条条找到了我。无非是丧葬费抚恤金之类的消息,我帮他咨询了劳动局保险公司等部门。他们的女儿因超过了18岁,不在抚恤范围。丧葬费退休人员由保险公司核发,在职死亡的由所在单位核发。小L在福利厂挂名,她没有钱交保险的个人部分,这部分钱一直是由企业交的。保险公司不知道这些,按政策私人缴纳的这部分是要退还本人的,我和小Z一合计,把这些钱要回来,比要丧葬费要强的多,于是,我找到福利厂的老板,提议把企业以残疾人个人名义交的保险,归残疾人所有,代替丧葬费之类。老板很开明,他同意了我的意见,于是,小Z开着他的狗骑兔子,拉着我跑起这些手续来,经过十几次的办理,我帮着小Z终于找回了近万元钱。

    当最后一次办妥小L的事后,小Z把我送到了家门口,下车后,我对他说:“你还年轻,也挺能干,过过,有合适的自己再成个家吧!”他说:“我要感谢小L,他给了我一个好女儿,而且帮我把她拉扯到上大学,如果她早早地走了,我不就更惨了吗?我不想再成家,只想把我的女儿培养成人......”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无语。我知道在这个坚强的男子汉面前,在这个不幸、不屈的残疾人面前,我的宽慰话是多余的。

    望着他的电三轮突突地远去,望着他一瘸一拐顽强的身躯消失在远处,我只能默默地祝福她和他的女儿相依为命,过好日子。我盼望将来他的女儿疼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近鸟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