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苦苦撑着的不幸家庭

(2009-08-26 21:17:58)
标签:

家庭

苦难

幸福

分类: 情感世界

       No.114  一个苦苦撑着的不幸家庭

                     ——不幸家庭真实案例之一

      

   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

   家中的长者,是一位82岁的的老奶奶。《汉·曹操·对酒歌》中云:“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人能活到耄耋之年实属不易,夕阳西下,来日不多,本该停止一切劳作,坐享清福了,然而她却不能。   

   家中的最小者,是一对19岁的孪生少女。19岁,多么美妙的年龄!这是人生中最宝贵最欢乐最灿烂最纯洁的阶段啊!它宛如人生的春天,充满着希望、力量、快乐、求知和奋斗的志向。然而这两个孩子却不懂得这些,因为她们是一对弱智、两个残疾人。不但进不了学堂,就连人民币也不认识。

   有这样一对傻闺女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生活的重担本应该落在老人的孩子、傻闺女父母的身上。然而,这对夫妇的状况竟连这一老两弱都不如。男的早早地就得了半身不遂,丧失了劳动能力;女的生来也是个弱智,只不过没有她亲生的这对双胞胎那么厉害,能傻呵呵地顶替她父亲,去上班干点粗活。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顶头风。

   她所在的工厂倒闭了,她下岗了。下岗后,她不但没有除掉痴呆却又增添了精神分裂症,现在可谓是又傻又疯,是这个家中最不能自理的人。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一家五口,三个傻子、一个瘫子、一个耄耋老人。他们如何撑到今天?他们如何生活?

   多年来,是老者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两个孩子抚养大,全靠老人苦苦地维持、苦苦地经营、苦苦地撑着这个家。

   老人头脑虽然清楚,但她没有工作没有文化没有收入,只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双操劳了一辈子的双手,几十年的含辛茹苦使老人早早的驮了背,哑了嗓,说话越来越困难。

   我本以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在经济上是靠政府的低保来维系的。不成想,这样的家庭竟然不够吃低保的条件。原因是:家中的男人和傻女人曾经上过班,他们两个人有退休金。二加一被五一除,正好踩在了我市每人每月410元低保条件的政策线上。他们得不到政府的资助。(制定政策的官员们你们没有把他们需巨资治病的因素考虑进去啊!?)当我得知他们没有吃低保以后,叹息之余我又不得不细想:在这个家庭,缺了谁都无法生活。男女主人不能出力,但他们能出钱;两个傻闺女不会挣钱,但她们能出傻力气;老太太即无钱也无力,可她能出主意。上帝啊!你真会安排!

     名人云:“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这个家中,没有健康、欢乐、金钱、地位,有的只是病苦、残苦、老苦、穷苦。面对苦难,五个人没有哀叹、彷徨、诅咒、颓废,而是互相依靠、互相照顾、拾遗补缺、各自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他们顽强地生存着,艰难地过好每一天。这倒让我羡慕起这个家的人丁兴旺和逆来顺受,这恐怕是这个不幸家庭的有幸之处。这就是生命;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苦难可以毁灭一个家,也能成就一个家;这就是从苦难的熔炉中锻造的不屈的人性!
     去年,当我得知两位傻闺女18岁时,我曾走进过这个家。我想把她俩安排在一家私人的福利企业,带她们到这个企业去试工。当介绍人把我介绍给这两个傻闺女时,说:“这位阿姨要带你们去上班,你们乐意吗?”等了半天,两个傻闺女竟没有一个说出话来,只是双双地呆呆地笑了。看到她们粉红色的白净的嫩嫩的脸上那呆板的微笑,我的眼圈红了......试工没有成功。我第一次伸出的援助之手被老板挡了回来,她嫌她们干活慢,怕承担责任。
     最近,我听说老人行动不便了,不能出门买东西了。每天买菜买粮,都是傻闺女的老姨(这也是个不幸的女人,右手出工伤没有了,现下岗在家)带着她们买好,她俩只管傻呵呵地提回家去,乐呵呵做熟了......现在,五口人的吃喝拉撒全靠这对傻闺女了。这个家靠外力的支援还在苦苦地支撑着。
     谁都知道:病来病去病死人,老来老去老死人。老太太若有一天走了,谁来操持这个家?瘫傻的父母如果死了,这对傻闺女将怎样生活?因此,我坚定了再帮这个家一把的信念。我也盼望着社会上有能力的人能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帮上一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走近鸟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