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1
高官诗爽能几人?
“日全食”之夜,电闪雷鸣,大雨如注。我熄灯躺在床上,一只耳朵听窗外哗哗啦啦的雨点声,一只耳朵听室内收音机发出的叽叽呀呀的播音,恍恍惚惚地半睡半醒。“滴滴”几声响过,播音员报告说:“23日的1点整”。我意识到:子时已过,该强迫自己睡觉了。我摸着黑,正欲关掉收音机时,里面却传来了老播音员周振的诗朗诵——“心在哪里安放?”。我赶紧把音量发大,两只耳朵专注地听完这首由引咎辞职的山西省长孟学农所写,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散文诗“心在哪里安放?”。
我为此诗的豪爽、坦荡、直白、激情所感动,听了一遍,不过瘾,我又爬起来,来到书房,打开电脑,搜出了这首诗。
心在哪里安放?____孟学农
默默地思量:心在哪里安放?总想总想把她遗忘——京畿西面的屏障,黄河,太行,汾水,吕梁,五台,云冈……还有那3700万老乡!
心在哪里安放?在烈火熊熊的太钢炉旁,在黑金滚滚的大同煤矿,在晋南改造黄土地的村庄,或是,在雁北那啃着光秃秃草根的牛羊……
心在哪里安放?曾在江南水乡,塞外山梁,袅袅烟绕的庙宇,萋萋青草的毡房,或是,伴着大城市的美味佳酿,在妻子柔软细腻的胸膛,生活本来就惬意舒畅……
心在哪里安放?流转的时光,叩拜着敬畏的上苍,即使是农田、工厂,即使是商店、学堂,莽莽苍苍,过过往往,民主文明富强,那是人类最终的理想。
我多想多想,让窑洞传出书声朗朗,孩子们挥就健壮的臂膀,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我多想多想,让母亲充沛的乳浆,缓缓地滴入孩子的口腔,婴儿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
我多想多想,让干涸土地得到灌溉,淙淙之水在贫瘠的高原上流淌,泥土的芬芳、晨曦的阳光,绿色的情景成为并不苛求的向往。
我多想多想,让鬓角斑白的老人,该吃饭吃饭,该上炕上炕,手中有余钱,家里有口粮。
我多想多想,手拿把攥着命运的人们,事该干,福该享,冲就冲,浪就浪,舞就舞,唱就唱,五千年文明史再不让我们悲怆。
哦,北国风光,吕梁太行,民族脊梁,铜壁铁墙。黄河拍岸的浊浪,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愿望,在三晋大地闪射出后发的光芒。
融入吧,像细小灰尘一样,冉冉升起悄然落下,覆盖在祖国的土地上,心,不需要安放,只要在难忘的地方,有山在呼唤,有水在荡漾,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在贪官众多的今天,在浮躁纷杂的文坛,能有此诗出于一个曾经的部级干部,实属难能可贵。
听此诗我惊撼,读此诗我沉思。我想:如果孟学农还在省长的高位上,他能写出这朗朗上口的爽诗好诗吗?
人云:诗言志。孟学农在这首诗中,是抒发自己博爱的胸怀还是宣泄自己悔恨的心结?是直白自己壮志未酬的大志还是看破红尘后的感慨?是失意后“顿悟”的不吐不快还是希冀“东山再起”的呐喊?......不管怎么说,孟学农写出此诗独白自己的心事,让我们看到了丢了乌纱帽心还在的高官在想什么?
中国官多、诗也多。但把心表白透的好诗不多;把心放好的高官甚少。真心盼望在位的省市长们能“心,就在挥洒的过程中——发光、闪亮!”
注:孟学农因2008年9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造成254人死亡,34人受伤的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而引咎辞职。他只当了八个月的山西省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