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巍巍泰山全家行

(2009-03-06 00:00:03)
标签:

杂谈

旅游

梦幻遗产

情感

生活

文化

游记

分类: 走路写真

      

         No.41 巍巍泰山全家行

 

 

       巍巍泰山全家行

                  我知道

             你喜欢青松。

         其实,你就是泰山

          的一棵松四季常

       青,永远屹立傲苍穹  

 

 

 

 

 

 

 

   1979年秋,我们全家用两天时间登览朝拜了五岳之首——泰山。

   那一天,风和日丽;那一刻,没有人向我们收门票;(可能对现役军人免费吧)那时候,泰山还没有索道;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红门,开始了徒步登山。

   我们攀登的第一目标是中天门。

   过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天门”石牌坊,牌坊两侧立着“天下奇观”和“盘路起工处”两块高大的石刻,在绿树地掩映下显得十分壮观。我和爱人忙打开照相机喊道:“儿子,快来照相!”不见回应,原来四岁半的儿子早就沿着石阶窜到第二个牌坊前,即“孔子登临处”了。

   过三重石坊没多远,我们就来到了万仙楼附近,此时一块刻有虫二”两字的石碑矗立在面前。爱人指着这两个字对我讲:“这是一个字谜,你猜猜看。”望着这块俊美的石刻我想了一会,摇摇头说:“不知道。”丈夫没有为难我,告诉我:“这是‘风月’两字的字心,意思是风月无边。”啊!祖先们连文字游戏都立意新颖,妙趣横生,真让后人钦佩。  

   沿着先人修好的石阶我们经革命烈士纪念碑、斗母宫、壹天阁、步天桥、来到了回马岭。爱人告诉我们:唐玄宗在此见到前面的盘山道路,曲折陡峭,马不能行,便勒马回府了。他问我:“要不要继续登山?”我说:“志在山顶的人绝不在半山腰停留。”说吧,昂首朝前走去。看我没有打退堂鼓之意,他也来了兴头,在大山里教孩子背起杜甫的诗《望岳》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深山里爷俩大声吟诵唐诗的声音在山谷中回旋,格外地好听,这美妙之音在我的耳边一直回旋了几十年。

  就这样,我们一边欣赏优美的泰山风光,一边品读山间的石碑石刻,走走停停,说说笑笑,瞧瞧看看,拍拍照照,中午,来到了中天门。

  中天门是泰山的腰部,海拔847米。从名字可知登山到此只不过走了一半,升天的路还在后面呢。我们在这里吃罢午饭,开始向第二目标南天门进发。

  过中天门后,泰山显得更加岭峻谷幽,山涧流淌着涓涓细流,石壁上不时映现出历代名人墨宝。下午2点多我们来到泰山最著名的景点云步桥和五大夫松。

  云步桥是一单孔石桥,凌驾深涧,常有云气弥漫,故名“云步桥”。五大夫松是秦始皇封禅泰山时,曾避雨在树下,因树护驾有功,被封为“五大夫”。此处不远的西山坡上有一古松,状若伞盖,一长支下垂,似招手迎接我们全家的到来,这就是有名的迎客松。在这一带曾留下我国多位帝王的足迹,我们的也骄傲地把自己的脚印留在这里。

巍巍泰山全家行

   爬过对松亭,山路开始变得陡峭起来,我的两条腿开始发软打颤,呼吸和心跳都在加快,迈向台阶的步子越来越慢,走不了多远就气喘吁吁,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倒是四岁的儿子好像不知道累,他像个小猴子似的两手先着地,奋力地向上向前爬。望着他的小屁股,我忙用相机凝固了儿子爬泰山猴儿一般的瞬间。小小儿子勇攀泰山的情景感动了我,我努力地一步一步往前爬,往上攀。

 

 (四岁爬泰山,小猴儿一般,上山一步都没让抱,下山一步也不肯走)

   来到有着“天门云梯、云路千盘”之称的十八盘前,我的心不禁哆嗦了一下。好家伙,这里岩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头上的南天门尤如天上琼阁,十八盘就像一架天梯,搭在南天门口。攀登云梯谈何容易?这是泰山盘路中最为险要最为难登的一段,共有1600余级台阶。

   踏上云梯,脚踩在宽度不及脚长的台阶上,我爱人在我前面念到:“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我笑着回应:“前面的人可千万别放屁啊。”没爬多久我就腰酸腿疼大汗淋漓了,看到同行的人在走S型,我也学着走,不一会儿S型也受不了,腿实在是抬不起来了,我就一屁股坐在台阶上不走了。

   这时一位泰山挑夫正从我的面前经过。只见他四十开外、光着膀子、挑着沉重的东西 、一步一步地向山顶走去。他那黑红色的肌肤在太阳的照耀下放着光.望着他那钢铁般的背影,我霎时明白了什么叫吃苦耐劳?什么叫刚铁汉子?我突然想到:从古至今泰山上吃的喝的用的,哪一件不是挑夫们挑上山的?我们没有负重,难道就上不了泰山?

   挑夫教育了我,我站立起来,大声地念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开始继续登山。

   我咬着牙,撅着腚,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点点地接近南天门。当我踩过云梯的最后一级台阶时,一股说不出来的喜悦和胜利的激动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冲着棒棒的儿子和不太累的丈夫说:“我们胜利了,我们登上泰山了!”

   南天门古称“天门关”,海拔1460建在飞龙岩与翔风岭之间的低凹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红墙点缀,巍峨壮丽。门建于元中统五年(1264)额有“摩空阁”三字,石刻门联写着“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坐在南天门的台阶上,一股山风吹来使我心旷神怡,也扫走了我不少倦意。难怪李白在此吟:“天门一长啸,万里青风来” 

    回望自己一步一滴汗斗苦斗累走过来的天门云梯,我想说的是:泰山之雄伟,伟在十八盘,游山之快乐,乐在攀爬中。不知这能不能成为名言?

   过了南天门,我们好像离开了人世,来到了天上。天上的路好走多了。这里有天街、玉皇顶、碧霞祠、还有巨大的石刻。尤其是碧霞祠,与著名的岱庙上下呼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金碧辉煌,一派皇家气派,体现着泰山文化的主基调 .

   爬了一天的山,我们实在是太累了,在碧霞祠旁赶紧找旅馆住下了,临睡前每人花五毛钱租了军大衣,准备第二天看日出。

   第二天,天还黑着,我们就早早地来到泰山极顶上,找到一块位置极佳的石头坐了上去。三个人用军大衣围好,眼巴巴地望着东方,盼着红太阳的喷薄而出。真是应了希望就是失望那句话,老天不晴也不阴,无际天空,灰云滚滚,就是不见太阳的笑脸。我们三口无奈的站了起来。站在极顶的岩石上,我伸展双臂冲着崇山峻岭高喊:泰山,我来了!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之山,是人类力量和地位的象征。它有丰富灿烂的文化遗迹和雄浑博大的气势。在一块直立的巨石上镌刻着四个朱红大字五岳独尊。所有登上泰山的人都会在这四个字前留尊严。拍照后,我们三口抖擞精神准备下山。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从极顶沿原路走下来,我深感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言。下山时我的腿和脚就像踩了棉花套似的,软的不知往哪里放,其滋味比上山时更难受。再看儿子,他跟昨天判若两人,一步都不肯走了,是他当兵的爸爸从泰山极顶一直把他背到泰安火车站。 

   回到家中,我的腿痛了好几天.回想全家三口在泰山怀抱中度过的难忘时光,那真是:一路的奇峰幽谷一路的苍松劲柏,一路的摩崖碑碣,一路的文化熏陶当然也是一路的挥洒汗水,一路的欢声笑语,一路的感慨震憾,一路的学习不断

  泰山,是我们全家一步一步丈量过的第一座大山.“一步一滴汗,步步登上天”的快活日子永远记在我们的心间。

 

注:后来我曾坐缆车“一步登天”,在山顶转了转,又乘缆车一步下山,看到的风景不如1979年的十分之一。也没有历尽艰辛后的幸福与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看南宁
后一篇:庐山(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