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山这个冠军是“句号”,更是“冒号”

(2023-01-17 19:46:17)
标签:

山东泰山

足协杯冠军

鲁能泰山

双冠王

山东能源

泰山这个冠军是“句号”,更是“冒号”

尹波

 

说“句号”,大家容易理解,毕竟2022赛季最后一场比赛,输赢都是句号,赢了、夺冠了,那就是圆满的句号。“冒号”稍微费解一些,不管冒号前面是什么,冒号后面肯定还有内容,输赢决定着内容的成色。

具体到拿下这项足协杯冠军的山东泰山,“句号”意味着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不算太失败,联赛卫冕不成功,足协杯卫冕成功了,双冠王变成了单冠王,有点退步,不大。俱乐部可以舒口气了,赛季总结没有那么难写了。

不过,更重要的是,这座冠军杯会让俱乐部填写“冒号”后面的内容时,心里多少有些底气。“句号”和“冒号”都是画给东家看,“句号”是向东家汇报,上个赛季的钱我怎么花的;“冒号”是跟东家要下个赛季的钱。假如两个冠军都丢了,这钱要起来难免理不直气不壮;现在有冠军垫底,东家给钱或许就会痛快些。

泰山创业之初曾经囊中羞涩,但在鲁能入主之后,从未为钱发过愁,直到3年前股权变更,鲁能交出大股东席位,俱乐部重新回到节俭度日的年代。2021赛季,队名上删掉了“鲁能”二字的泰山,鼓足余勇拿到的双冠王,就开始兼具“句号”+“冒号”的双重功能了。有位俱乐部领导一语道破天机:有了冠军,钱就好要一点。

2021赛季双冠王,花了4个多亿,事后得知,其中大股东给的钱还是借来的,比之双亚王的6个多亿,这两个冠军性价比相当高。可惜的是,冠军并没让要钱的难度有所降低。泰山2022赛季走得磕磕绊绊,原因能找出一堆,主教练和俱乐部都有需要反思、改进之处,然而,最根本的一条,还是一个“钱”字:赛季预算只有2个亿,下降了一半。

双冠王没解决要钱问题,单冠王尽管比无冠强得多,恐怕同样解决不了要不来钱的问题。跟前一年相比,大股东的仓里更缺粮了。赛季中,俱乐部股权便曾因大股东的经济纠纷被冻结;赛季末,舆论关注的头号焦点其实还不是争冠,而是某大国企可能入主输血。可见“血荒”的确迫在眉睫。

2022赛季之前,泰山算是中超少数不欠薪的球队之一,“运营良好”是排在冠军前面的俱乐部标签。而赛季之中泰山亦险些破了不欠薪的底线,要靠政府紧急救火度过难关。同时, “中超凯泽斯劳滕”武汉三镇也有过资金链破裂的传闻。这足以证明,中超的生存环境已经恶化到了危及整个行业薪火延续的地步。

有很多人认为,当下的大股东没钱,乃泰山面临经济危机之根源,只是,传闻中那家不差钱的巨无霸国企拒绝成为新的大股东之举,表明大股东有没有钱并非症结所在,它愿不愿意为你花钱才是关键。中国足球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生存的困境,更是生存的逻辑。

无论当年鲁能大手笔投入泰山,还是后来金元时代房产大鳄们疯狂烧钱制造超级泡沫,目的都不是谋求经济上的回报。在足球文化和产业一片荒芜的中国,当时的足球跟现在一样,根本没有投资价值,区别在于,当时的足球有着巨大的投机价值。而现在,一切都变了。当一个行业既无投资价值又无投机价值,如果还想继续活着,就必须换个活法了。

要钱永远比挣钱容易。可是当要不到钱的时候,你就只能想方设法去挣钱。不能像富豪那样活着,就像普通人那样活着。中国足球的平民化、草根化是大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