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奥华预言》读后感

(2011-11-20 15:16:40)
标签:

杂谈

分类: 宗教佛学

http://www.leewiart.com/userfiles/forum_image/201101/e14749d77659bac76bf515826c4ba0a3_forumview.jpg

 

 

《海奥华预言》是法国人米歇被海奥华星人邀请游历海奥华星球后所写。书揭示了地球史前文明、因果报应、生命轮回、基督来历、中国人的祖先来自外星、月球来源、百慕大之谜、亚特兰蒂斯大陆沉没之谜、宇宙旅行到已被核武毁灭的外星球等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此书,当年我看到此书后连晚饭都没吃一气读完。我坚信里面所讲是真实的,海奥华星球真的是一颗令人向往奇妙的地方。之后我又读过辽宁凤凰山和安德烈森事件。我一直深信外星人是存在的。

 

学佛后明白了宇宙中的各种层次的生命其实是无量无边的,只是井底之蛙的地球人总以为自己才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宠儿罢了。佛教将宇宙中所以生命层次概括起来就是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哪么海奥华星人是那种层次的生灵呢?我的结论是:他们应该属于六道中的“人道”,是银河系中进化程度相当高的生灵。是属于佛经中所经四大部洲的北俱卢洲的众生。

 

为什么说海奥华星人是“人道”而不是“天道”呢?

 

因为他们也是依靠肉体而存在,虽然他们可以脱离肉体使用精神力量和心灵感应,但是本质上还是依靠物质身体而存在,他们有自己的飞船,有自己的宇航基地。他们的母星和地球属于同一个银河系,在一个宇宙时空中,所以定论他们是“人道”生灵是比较准确的。

 

 

海奥华星球和地球同属一个银行系,据书中所讲,在海奥华星上看太阳只不过是天边一刻很普通的小星星,

我拿织女星为例,织女星的直径是太阳的2倍多点,距离地球26光年。在地球上目视织女星星体也并不大。据我估计海奥华星距离地球直线距离也就是在几十光年以内。太阳在银行系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恒星,距离远了在星空中就很难看的到了。

 

书中还提到他们的飞船返回海奥华星的过程中路过土星,如果能推算出当年土星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哪么海奥华星在地球的方位就能大概确定了。当然,这只不过是我一个蹩脚的推论,前提是他们是以直线飞行的。

 

海奥华星人掌握着丰富的宇宙知识,和人类也有很深的渊源。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都已经进化到了很高的层次,与天道众生基本无异。

他们生活在一个美丽无比的世界,那里没有犯罪,也没有痛苦和虚伪。只有幸福和快乐洋溢在人们的心间。他们能自由的飞翔,能驾驭飞船游历广袤无边的宇宙。能利用所掌握的科技让自己的寿命延长数百万年。

 

 

 

然而,用佛教的眼光看,海奥华世界并不是永恒的国度,也不是生命真正的归宿。只要你有执着和分别,轮回的因缘就不会停止,几百万年的寿命也有到尽头的一天。天文数字般的寿命对他们来说也是转瞬即逝。命终之后仍然会在六道中继续无休止的轮回。

 

他们没有“苦”的感受,自然也不会升起究竟解脱之心,所以那个世界也没有佛法的存在,只有像这个苦难交加、乐少苦多的娑婆世界,才是佛陀教化引导众生脱离苦海、走向光明彼岸之所。这是地球相比其他星球殊胜之处。所以说,从修行的意义上来讲,“人道”比“天道”更好。天道的众生会将自己多生多世所积累的福报在这一生耗尽而很难获得真正的解脱。

 

所以,我们向往的应该是佛国净土。那里才是众生脱离生死,永无轮回之苦清净庄严的世界。相信那里的景色是连海奥华星也难以望其项背的。

 

希望没有读过《海奥华预言》的人们去仔细阅读下此书。书中海奥华星人对地球人类的忠告很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借鉴。也能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自己的人们提供一束心灵之光。

 

以上内容就是对《海奥华预言》一些肤浅的见解,只是摘取几个片段,并没有铺开写。自己的智慧还很不够

对于书中所讲譬如“七位圣人”等诸多疑问还是搞不清楚,只有慢慢的思考答案了。

 

注视窗外的星空,不时有流星在天际划过,就像人类用射电望远镜搜索遥远的宇宙星系一样,也许海奥华星人也在屏幕前关注着人类的行为举动。真的希望海奥华星人也能邀请我去他们的星球游玩几天,那将是多么震撼人心的经历。。。。。。释迦稚子

 

 

欢迎探讨交流

 

 

                            《海奥华预言》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