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隔离——温和的惩罚
(2011-08-16 09:23:18)
标签:
育儿 |
撰文/罗文红(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计时隔离3作用
⒈ 让你冷静下来,避免一时冲动而对宝宝实施暴力体罚。
⒉ 这是一种温和的惩罚方式,使宝宝暂时不再得到他人的注意。宝宝对大人的依赖性很大,暂时的隔离将使他感觉你对他与平时不一样,这种“不一样”非常敏感,会在宝宝心理上产生极大震动,促使他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什么会被隔离?到底犯了什么错误?错在哪里?同时加上你的教育,就很容易达到教育目的。
⒊摒弃了打骂和溺爱。宝宝犯错后,妈妈往往采取两极分化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护短,不批评也不教育,要么任意施暴,对宝宝打骂一通。其结果是,溺爱使宝宝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越来越任性和霸道;打骂则使宝宝的心灵蒙上暴力的阴影,对你产生恐惧感或抗拒、逆反心理,这些都不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而计时隔离能很好地回避这两种教育方式,让宝宝既受到温和的惩罚,又受到了教育。
科学操作计时隔离
·制定时间
一般适用于2岁以上的宝宝,以3分钟左右为宜,每大1岁增加1分钟,上限是10分钟。最好用计时器,如闹钟,把它放在宝宝可以看到或听到但拿不到的地方。
·选择地点
选择隔离的地方要既安全又枯燥。既不适宜将宝宝隔离在“小黑屋”之类可怕的地方,以免宝宝产生心理恐惧,也不适合在能看到电视或拿到玩具、图画书等足以让他打发时间的地方,而失去“隔离”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卫生间是较常用的“隔离室”。
·实施过程步步瞧
Step1:事先与宝宝商量制定好规则,犯哪些错误就采取计时隔离。计时隔离主要适用于破坏性的问题行为,如打架、摔东西、故意损坏玩具等。对于轻微的问题行为,如没有收拾玩具等,不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Step2:当宝宝出现不良行为时,先平静地预先警告,给他一个自我补救的机会,这也是给他一个将受惩罚的心理准备,从而降低其心理恐惧感。比如,“我对你吃饭前还吃零食感到很气愤,我已经说过很多次饭前不能吃零食。如果你继续这样,我们需要隔离一段时间后再来谈”。在警告无果的情况下,才确实执行暂时隔离法。
Step3:把宝宝带到特定的隔离地点,与他相对分开。同时具体告知宝宝隔离的原因、具体时间等。比如“对你刚才摔东西的行为,我们需要彼此隔离3分钟,你可以想想你刚才的行为,你什么要这么做?会产生什么后果?”然后把宝宝关进“隔离室”。不管他如何哭闹,你都不能心软,此时最好干自己的事情去。
Step4:隔离结束后把宝宝放出来,用平静的态度把道理给宝宝说明白,“为什么那样做是错的”。
计时隔离后,你该怎么做
计时隔离结束后,你首先需要与宝宝沟通,让他明白自己为何被“隔离”。你要“趁热打铁”进行引导,这有利于宝宝逐渐减少乃至消除该问题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才是惩罚的最终目的。
计时隔离后,切忌用溺爱或者过分疼爱的态度来补偿宝宝。你只要用简单的、不带过分情绪化的方式来进行整个过程就可以了。比如游戏、散步等方式,让宝宝感觉到温馨快乐,告诉他隔离结束后生活仍在继续。
计时隔离5注意
1.计时隔离并不适合所有宝宝,应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与否。比如对每次一关进隔离室就哭得声嘶力竭、满地打滚的宝宝就不适合采用该方法。
2.父母在执行过程中必须保证步调一致,如果一方对宝宝执行隔离,另一方心疼宝宝又把他放出来,就根本达不到隔离目的。
3.计时隔离的地方需要固定,这样能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只要一把他关到这个地方就知道是在计时隔离。为了安全起见,你可以在门外监护,但别让宝宝感觉到你一直在身边。
4.切忌滥用。轻易使用计时隔离会引起宝宝的负面排斥,“惩罚”不能经常用,否则就达不到威慑的效果,而且要在赏罚分明的前提下使用,如宝宝的正确行为得不到积极鼓励,那么隔离也会失效。
5.在计时隔离状态下,切忌对宝宝斥责或者呼来喝去。只有在完成了隔离之后,才能和宝宝进行交流。
更多育儿文章请登录《亲子》官网——中国亲子网在线阅读 www.qinz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