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体检项目清单
(2011-07-04 09:17:54)
标签:
育儿 |
要想身体好,体检不可少。从小为宝宝制定科学的体检计划,是妈妈给宝宝的最好礼物。不过,每个阶段的宝宝体检项目会所不同,这里给妈妈们提供的0~3岁宝宝的体检项目清单,请收藏好哦!
新生儿期(0~4个月)
一定要遵医嘱定期给宝宝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宝宝的体格生长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宝宝的身体异常,使一些症状不明显的疾病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医生通常会安排宝宝做以下项目体检:
1.对头部、眼睛、耳朵、心脏、肺部以及身体其他部分做详细检查;
2.测量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大小;
3.了解听力和视力状况;
4.询问饮食、睡眠及身体活动状况;
5.向妈妈提供有关宝宝成长和发育方面的信息。
医生测试时,还会摸摸宝宝的脖子,看有无斜头、淋巴结肿大的状况,听听宝宝的心跳速度及规律性是否在正常范围、有无杂音,检查宝宝有无疝气、淋巴结肿胀。对男宝宝还会检查阴囊无水肿,女宝宝则会检查大阴唇有无股起或分泌物,等等。
新生儿问诊重点:妈妈妊娠期的健康情况、分娩情况,宝宝出生后一般健康状况(有无窒息、黄疽轻重、呕吐及惊厥史)。
婴儿期(4个月~1岁)
这时带宝宝要打第二剂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混合疫苗,口服小儿麻痹疫苗,并做以下项目体检。
头围:男宝宝的头围约38~44cm左右,女宝宝约38~43cm左右,只要在生长曲线3%~97%的范围内都属正常。
身高:宝宝比刚出生时高约10cm左右。
体重: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之后每个月约多0.5kg,6个月~1岁再多约2kg,到一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
追视:宝宝的眼球会跟着颜色鲜明的定点跑,如果医生拿着红色的纸片左右移,宝宝的眼球也会随之左右移。宝宝可以看到约2公尺~3公尺远的距离。
听力:大约30%的耳聋是在胚胎时期病毒感染所致,及早检查可以及时治疗。婴儿期的宝宝会跟着声音的来源转头,只要在耳朵边发出声音,他会寻找声音的来源。医生还会继续追踪耳道有无发炎现象。
脖子:医生会摸摸宝宝的脖子,看有无斜头、淋巴结肿大的状况。
脊椎:宝宝坐着的时候已经不会摇头晃脑,会直视前方,而躺着的时候,抓住宝宝的双手拉起,上半身会顺势挺起,头同样也会直视前方。
心跳声:听听宝宝的心跳速度及规律性是否在正常范围,有无杂音。
腹股沟:检查宝宝有无疝气(一用力会突起)、淋巴结肿胀。男宝宝检查阴囊无水肿,女宝宝检查大阴唇有无股起或分泌物。
皮肤:宝宝出生之后若有湿疹或脂漏性皮肤炎,约在二个月左右就会消失,但之后有一直抓脸、甚至皮肤龟裂的状况,则要注意是否为异位性皮肤炎了。
腿部:继续追踪有无体关节脱位的状况。
抓握:几个月大的宝宝已经会张开手掌,会抓握东西,并且本能地放在嘴里。
婴儿期问诊重点:喂养情况(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辅食添加情况和断奶时间;有无佝偻病早期症状;宝宝坐、爬、站、走的情况;视力、听力、语言发育情况;是否患过某急性传染病及预防接种的完成情况。
幼儿期(1岁~3岁)
体检时,医生除了问诊宝宝神经发育情况、饮食内容、生活习惯、家庭或托幼机构教养情况外,还将做以下项目体检:
身高:平卧测量。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前半年每个月增长2.5厘米,后半年每个月增长1.2厘米,第二年增长10厘米,以后每年增长5厘米。还会关注上半身与下半身的比例是否正常。上下半身的分界点是耻骨联合上缘,出生时上下比多为1.7,5岁时为1.3,10岁时为1。
体重:用标准人体磅称测量,冬季可穿衣测量,但要除掉衣服重量。
称体重的一般规律:出生时平均3千克,前半年每个月增长0.6千克,后半年每个月增长0.5千克,以后每年增长2千克,具体可用岁数×2+8(千克)的公式来推算。宝宝的体重在此计算值的上下10%之内均属正常。超过20%为肥胖,低于15%为营养不良。
头围:头围大小反映出脑发育是否优良。
测头围的操作方法:用一根软尺,前面经眉弓,后面经后脑勺,绕头一周。出生时头围一般为34厘米,6个月时为42厘米,1岁时为45厘米,2岁时为47厘米,10岁时为50厘米,过小过大都应去看医生。
头部: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宝宝的头部,判断头部的前后囟门闭合情况。
耳朵:主要是检查听力,看宝宝寻找声源的能力,同时检查耳膜及外耳道的位置,看是否有感染症状,如红肿或耳朵囊肿等。
眼睛:医生首先会看眼睛是否有斜视的情形,接着观察瞳孔的部分,或是有无因过敏、感染所引起的异常分泌物。
腹胸部触诊:医生会用触诊的方式,检查宝宝的胸、腹部,看宝宝是否有肝脏或脏脾异常肿大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