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冯桃(奕阳教育学院)
【育儿沙龙话题版】
儿子是老实孩子,快2岁了,经常被比他小几个月的邻家小女孩欺负。今天又是这样,玩具被抢走了儿子就只会哭,挨了打也不知道还手。如果那小姑娘的妈妈不在场,我会让儿子去打她的,因为我怕将来宝宝上学被人欺负。不过又很困惑,打人是不对的呀。宝宝受欺负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对?
以牙还牙派
思语爸爸(丫丫网)
我的观点就是:别人不惹我!我也绝对不去招别人!如果别人先来惹我,我会毫不留情地打回去。要不然以后宝宝去上学了,只有受人欺负的份!
专家点评: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在受到欺负时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一方面怕宝宝受到欺负,另一方面也害怕宝宝不会还手将来养成懦弱的个性。殊不知这种“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不但不能让宝宝解决与人交往的问题,还会让让宝宝形成错误的观念,宝宝可能会认为教以牙还牙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最正确的,在遇到什么事情时都可以以武力、用拳头来解决,可能让宝宝的行为变得有攻击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以暴制暴对宝宝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home-home(MSN健康网)
虽然我赞成“自卫还击”,宝宝之间争论也难以评理,但宝宝不知道出手轻重,无论谁受伤了心里都难受。
专家点评:
宝宝的“攻击性”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攻击,而是缺乏沟通的技巧,不会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如果我们让宝宝以牙还牙并无助于宝宝本身问题的解决。再者,宝宝年龄较小,下手的时候不知轻重,一不小心很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还手并不可取,不如教宝宝防患于未然。
......
教育为先派
质文(丫丫网)
我不会教宝宝怎么去反击别人,怎么去打别人,我会教宝宝怎么去和人沟通,怎样更好地与人相处。即使小时候你教会宝宝用武力不吃亏,进入社会也这样肯定会吃大亏的。因为文明的社会人们是靠知识与智慧生存的,并不是靠暴力和武力。
专家点评:
宝宝之间的“攻击、争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沟通交流不畅造成的,因此,注意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其学会用语言与人沟通。如想要别人的东西时,先要与人商量:你的玩具还玩吗?能不能给我玩玩?别人答应了再去拿。平日里,我们就要从这些小事上教宝宝学会表达、交流,引导宝宝寻求解决矛盾冲突的最佳办法。我们可以结合宝宝反映的情况,帮助他分析事情的起因,使其明辨是非,然后启发他从多角度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并进行比较、优选。
超人和和妈(丫丫网)
我和宝爸既不完全赞同“吃亏是福”的观点,也不完全赞同“以牙还牙”的态度,凡事要客观实际地分析,用武力解决始终是下策,智慧的方式才是上策。我们可以帮宝宝分析被欺负的原因,教宝宝向对方表达抗议,并教宝宝学会提前规避。让宝宝学会自我保护,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责任感,学会适时地包容与自我的强悍。
专家点评:
从宝宝的心理发展来看,在儿童社会交往中,进攻性的行为在所难免。宝宝正是在“攻击、被攻击以及还击”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对力量的认知,逐步认识自己的强度和限度,发现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如何与人相处。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会逐渐意识到,霸道的宝宝和懦弱的宝宝往往是孤独的;自信而友善的宝宝更能与别人友好相处、快乐相处。
......
宝宝被欺负时不能以牙还牙
撰文/冯 桃
让宝宝学会与同龄人交往,自己不受别人欺负,也不去欺负别人,是宝宝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能帮助你处理好宝宝“打人”或“被动挨打”的局面。
“打人”是宝宝为了吸引注意
教育避免4误区
4方法让“挨打”宝宝不再受伤
教给“打人”宝宝正确交际法
......
全文阅读请查阅2011年第三期《亲子》(0-3岁育儿宝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