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坛储光羲墓

(2020-11-03 14:48:28)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建筑

分类: 古城金坛

常州储光羲墓在金坛白塔龚家村北300米处。

储光羲(707-760),唐诗人,金坛人,开元进士,官监察御史。《全唐诗》共收其诗200余首。储光羲去世后建有墓园,由于历时千年、屡经战乱等原因,至民国初年(1912年)已基本夷为平地,仅存墓碑半块。今重修。

这位唐代田园山水派代表诗人,当年与王维结为好友,并称“储王”。储光羲生卒年为约公元702年——766年。原籍山东,后落户金坛庄城村,并葬于此地。唐开元年间进士,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职。储光羲学邃行卓,文逸诗清,与晋朝陶渊明、宋代范成大同为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江南储氏多为储光羲后裔,尊称他为江南储氏之祖

1931年,宜兴县民政长储南强曾率众重修墓园,占地1.3亩,有两进牌坊,墓园气势恢弘,蔚为壮观,并有当时的国民党政要陈立夫专门题写坊额江南望族。附近村民说小时候还见过高大的牌坊,可惜的是,此墓园1957年被毁坏。

金坛储光羲墓

储光羲,润州延陵(今江苏金坛,一说为镇江)人,祖籍兖州(今属山东)。开元十四年(726)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山的别业。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安史乱起,叛军攻陷长安,他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

储光羲因晚年失节,《旧唐书》、《新唐书》皆无传。其事迹散见于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集70卷,已散佚。所著《正论》15卷、《九经外议疏》20卷。今有《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储氏庄城一世光羲公后裔在润州庄城(今属金坛)繁衍至12世,值宋高宗南渡,时兵戈扰攘,庄城地值通衢,骚扰尤剧,遂散居异地。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碑记

光羲乃周储太伯公五十八世孙,世居庄城(今金坛市金城镇),尊为庄城一世。唐开元十四年进士,授翰林职,钦命江南道采访使,监察御史。公才高学博,儒林拔萃,诗论名冠,盖盛唐之秀。论著、诗集富有百卷,乃我族饱墨之祖,世代宗仰之师。

公光羲,卒葬庄城东村(古碑仍在,花桥村委会收存),墓园数亩,有碑碣亭园,景观优美。至今千百余年,世事沧桑,遗址殆湮,况今既世已成农田阡陌。瞩目怀思,乃先人茔地,裔众无不涕泪。对此,储氏文化研究会为重修光羲公墓,在金坛市召开多次会议,呈请属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保护历史名人古墓地,为中华文化复兴做出贡献。

我祖光羲公一脉渊源,史迹光辉,人丁繁衍,遍布大江南北,仕人学子,荣登神州内外。仰仗商贾英豪,飞鸿展翅,树雄心大略,为我祖重振辉煌!谨此族贤倡议:奉立此碑,标志有主,继修墓园,筹谋有序,牵红线而引金玉,击金鼓震撼鲲鹏。望我族海内外名人、名士、企业家,出谋献策,敬奉孝心,为重建先祖光羲公墓园捐资献策而名垂千古,世代荣昌。

安徽省岳西县储氏宗祠管委会敬立

公元二零一零年岁次庚寅孟春谷旦

庄城四十一世孙昭武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储光羲墓
金坛柚山储氏祠堂碑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