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之镇江虎踞桥(国六)

标签:
建筑历史旅游文化古桥 |
分类: 江苏古迹 |
镇江虎踞桥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正东路街道南门外大街,属于古建筑类桥涵码头。














虎踞桥是江南运河长江入口处现存的第一座古桥,历经明、清、民国,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06年,虎踞桥随大运河一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踞桥俗称老南门桥,原为木桥。万历二十年(1592年)重建改为石桥,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南北走向,跨大运河,系单孔石拱桥,全长30米,宽10米,净跨12米,矢高8米。桥头有一近10米的引道。1961——1980年由市政工程对桥面进行改造。但桥的拱劵金刚墙地盘石基础仍然保持明代风格。
由于桥龄较久。“虎踞桥”三字现也有些模糊,民国十九年(1930年),在桥西近一公里处建中正桥(即今解放桥),为便于区分俗称为老南门桥。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虎踞桥与千秋桥俱圯,知府王存中皆重建。这是目前有关虎踞桥建成的最早记载。万历四年(1576)知府张纯改建为木桥。后因行船不便,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苏兆民改建为单孔石桥,即今虎踞桥。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守城,凿断桥面,阻清兵通行。同治九年(1870)修复。














前一篇:丹阳开泰桥(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