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2017-02-17 20:43:23)
标签:

历史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文物.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荆州博物馆《荆州出土简牍文字展》包括楚简、秦简、汉简、汉代木牍等,另外还展出有毛笔、笔筒、石砚、铜削刀等文书工具。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文字。早在3500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就使用了相当成熟的文字——甲骨文,这是一种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西周时期,铭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又称钟鼎文)成为当时文字的典范。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和私人著述的出现,迫切需要更为广泛的书写材料和更为简便的书写方法。以竹木为载体、用笔墨书写的文字便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各类载体及字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把竹、木截劈成窄长条,叫做“简”,南方地区多用竹简,北方地区多用木简;把竹、木锯解为较宽的长方片状,叫做“牍”。

              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商代就已使用简牍,但我们目前能见到最早的简牍实物属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简牍文字,就目前所见,分为“楚系”与“秦系”两大支,其中承载着楚系文字的竹简以其出土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而居首位。

           秦汉时期,简牍的使用更为广泛,在字体上也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转变。至东汉时期,由于纸的发明和使用,简牍逐渐被这种更为经济实用的书写材料所取代,经过三国两晋,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荆州的古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战国、秦代、西汉时期的简牍,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军事、历史、哲学、数学、历法、医学、巫术、丧葬等多个领域。这里展示的是历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简牍资料的代表篇章。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竹简《卜筮祭祷记录》 1978年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出土  自商、周以来,卜筮、祷告等原始宗教活动是当时重要的社会活动之一,战国时期楚国的上层贵族热衷于占卜、祷告等迷信活动,封邑领主邸阳君(天星观1号墓的墓主)是其中的代表。他延请一些巫觋为自己占卜,贞问仕途和健康状况,请教祭祀神明的方法。当他身患重病时,更是频繁地让巫觋预测病情,按巫觋获得的神意进行虔诚的祭祀,直到他不治而亡的那一刻。甚至死后还把这些卜筮的记录带入墓穴中。
荆州博物馆之简牍文字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