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博物馆之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标签:
博物馆古迹历史文化瓷器 |
分类: 文物.博物馆. |
青花瓷器的烧制盛于元、明、清三代,属于釉下彩瓷。青花瓷是采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再施透明釉烧制而成。钴料经高温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梅瓶腹部分别绘王羲之爱兰图,陶渊明爱菊图,周敦颐爱莲图,林和靖爱梅、鹤图。
陶渊明爱菊图。陶渊明(365——427)爱菊:名潜,字亮,洵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喜爱菊花,其咏梅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流传。
林和靖爱梅、鹤图。林和靖(967——1028)爱梅、鹤:名逋,字君复,宁波奉化人(一称钱塘人)。北宋著名诗人,“和靖”是宋仁宗赐的缢号。他隐居于杭州西湖,以植梅养鹤为乐,人称“梅妻鹤子”。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周敦颐爱莲图。周敦颐(1017——1073)爱莲: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爱莲,其《爱莲说》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王羲之爱兰图。王羲之(303——361)爱兰:字逸少,琅琊临淅人(今山东临淅),东晋著名书法家,史称“书圣”。所作《兰亭集亭》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相传王羲之喜爱兰花。
此梅瓶为鄂博镇馆珍宝之一。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足部饰仰覆莲纹。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艳丽。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描绘了古代名士悠然自得的风度与超凡脱俗的情操。所绘人物形神兼备,衣纹用笔潇洒自然,陪衬的景物结合主题,四组画面情景交融,是罕见的元青花精品。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郢靖王朱栋(1338-1414)为明太祖朱元璋第23个儿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晋封郢王,永乐六年(1408年)六月就藩湖北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永乐十二年十一月一日(1414年12月12日)薨,谥号为靖,又称郢靖王。
元青花莲花纹玉壶春瓶,元代(公元1279—1368年)1984年黄梅县十里村小学出土,原藏黄梅县博物馆,此器是元青花典型器。
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
元(1271-1368),1975年黄梅西池窑厂出土,高42.2,口径9.3,底径10.3cm
青花龙纹梅瓶,元代(公元1279—1368年)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出土。
肩部饰一周莲瓣纹,下饰缠枝牡丹;腹部饰四爪云龙纹,下有卷草纹;足部饰仰覆莲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