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天宁寺(世遗)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佛学杂谈 |
分类: 江苏古迹 |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钦命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在寺内设“扬州诗局”,主持刊刻《全唐诗》、《佩文韵府》等书。乾隆二次南巡时于此建行宫、御花园和“文汇阁”。咸丰间毁于兵火。后经清同治十一年重建,光绪五年重修。中华文化瑰宝的珍藏七部《四库全书》之一的“文汇阁”,历史上也就座落于天宁寺内。
清代的御码头
山门殿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天宁寺占地约19772平方米、建筑面积10460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华严阁,东西有廊房、配殿等。
扬州天宁禅寺,位于扬州市区城北丰乐上街3号,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东晋,相传为谢安别墅,后由其子司空谢琰请准舍宅为寺,名谢司空寺。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改为证圣寺,北宋政和年间始赐名“天宁禅寺”。明洪武年重建,正统、天顺、成化、嘉靖间屡经修葺。清代列扬州八大古刹之首,康熙帝南巡曾驻跸于此。乾隆帝二次南巡前,于寺西建行宫、御花园和御码头,御花园内建有御书楼——文汇阁。天宁寺现已恢复了历史上“一庙五门天下少,两廊十殿世间稀”的格局,开辟为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全国重要州府均建“天宁寺”,所谓“建寺”也包括将原有的寺庙更名,于是赐予此寺“天宁禅寺”之名,从此沿袭至今。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天宁寺,来历就在于此。
扬州天宁寺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在扬州10个遗产点中的一个。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与大运河有着深远的关系,康熙帝六次南巡,五次驻跸扬州,其中有两次驻跸天宁寺内。乾隆帝六次南巡,至少有五次欣然驻跸于盐商们为他兴建的天宁寺行宫内。帝王们从运河而下,抵达扬州登陆之处,也正是天宁寺行宫站外的“御马头”。故此,天宁寺也入选为中国大运河遗产点。
大殿重檐歇山顶,四面有廊,前后有月台,面阔5间328米,进深15檩25米,脊檩高19米。
大殿内部。
华严阁,东晋时谢安捐出别墅建寺,以供尼泊尔僧人佛驮跋陀罗在此翻译《华严经》,华严阁是否因此而名?
扬州佛教文化博物馆。
最北的建筑,三重檐,高大雄伟,有“四库全书”展。
乾隆皇帝“南巡记”碑。
扬州天宁寺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摸摸狮子头。
两侧厢房现为扬州古玩市场,听说周末人多。
天宁寺内的两侧厢房现为扬州古玩市场。
御码头。
寺前城河里的画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