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古城墙

标签:
建筑历史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华北.京津冀蒙晋古迹 |
寻访赵县古迹,做功课时查到有六处国保,赵州桥,永通桥,柏林寺塔,大观圣作之碑,陀罗尼经幢,古宋城址。前五处已寻访。赵县古宋子城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韩村镇宋城村南(位于赵县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东西长7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38.5万平方米,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古宋子城遗址和汉墓群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宋子城战国初属中山国,战国中期属赵国。。宋子古城遗址东西长700米,南北宽550米,占地38.5万平方米,城墙高4米,厚6-10米不等。历史沧桑,岁月年久,城垣倒塌,街市变为沃土良田。现今,西侧、西南、正南,东南城墙遗留可见,尤其是西南土城墙还有长约100米,夯土层仍清晰可见。因交通和时间因素,没有前往,但百度地图显示赵县城南有段古城墙遗址,据史料记载,公元969年,依宋太祖诏命,赵州(今赵县)城池得以扩展。《赵州志》中记载,赵州城“周围十三里,阔八丈,高三丈,垛城高四尺……濠阔十丈,深十尺,绕城四周有水汪洋。”也就是说,从扩建城墙至今,赵县古城墙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石塔向南到临洨路口,再西行百米,路边就能见到千年古城墙了,是宋代的吗?
古城墙紧挨着民房。
其中的一段。
满目疮痍。
断断续续的城墙。
古城墙遗址园。
我对这雕塑的理解是永载史册。
这位古代的将军会是谁呢?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从唐诗宋词里我们能够想象出古赵州历史的悲壮与深远,感受到渗透在这方土地上那不绝如缕的文化魅力。古赵州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廉颇逐燕、李牧却秦、冯唐举贤、刘秀发迹、耿纯劝进、黄巾西征、玄奘西游、景诗挥师、乾隆南巡、慈禧回銮……朝代更迭,沧海桑田。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赵县境内留下了丰富珍贵的文物遗存。境内共有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仅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6处。我的这次赵县之行寻访到其中的五处。
公园里的城墙。
城墙上挖掘机取土的痕迹,怎么保护的呀!
赵县古城墙遗址公园位于临洨路,约300米长的古城墙呈“L”形矗立在公园内,还能显现出当年的雄姿。而这里仅仅是古城墙的一个角。
在古城墙脚下,还竖立着“赵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这段古城墙只是县级文保?现在还是县保吗?
口号。
1963年,赵县发生特大洪灾时,经过加固的古城墙挡住了洪水,保证了很多人的安全。那时候,古城墙还保存得比较完好,但是,后来有人开始挖古城墙的土,卖掉赚钱或用来垫宅基地。赵县古城墙原本是围绕古县城一圈,有东、西、南、北四个门。古城墙1992年被定为县级文保单位,现存的古城墙,不管是公园内还是公园外的,都是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