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朱雀桥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江苏古迹 |
南京秦淮河畔,中华路以东的军师巷口,一座新桥赫然在目,桥栏上“朱雀桥”三个鎏金大字分外耀眼。
南京这座城市山形各有特点,与中国传统的“四象”相吻合,是宝地中的宝地。“四象”,就是俗称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国古代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又分成四组,也就是天空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这四个方位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也就是把时空合一,每一个方位配一种灵物。东方对应春天,配的灵物是青龙,因为青龙生机盎然,代表着春天万物生长。南方对应夏天,配的灵物是朱雀。因为夏天炎热,雀鸟特别多,朱雀意思就是红色的火雀。西方对应秋天,配的灵物是白虎。因为秋天有肃杀之气,白虎代表秋天的落寞气氛。北方对应冬天,配的灵物是玄武。因为冬天花草树木不再繁盛,动物也冬眠,“玄武”意思就是黑色的大龟,黑色代表收敛,龟含有冬眠的意思。
南京的东边是钟山,绵长蜿蜒如一条青龙,而且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西边是清凉山,山势陡峭,如白虎雄踞江边,又是战略要地,有肃杀之气;南边一望无际的田畴充满绿色,远方有山脉,层层叠叠,如一幅浓抹淡妆的图画,众鸟飞翔,燕雀起舞;北边的鸡笼山、覆舟山,比较低矮,远方的幕府山如一只冬眠的龟匍伏在大江之边。如果按坐北朝南的方向,正好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上好风水的地形。
南京的玄武湖,开始叫“后湖”或“北湖”,因为相对于台城方位来说,玄武湖在后面,或者北面。后面为什么取名玄武湖呢?就是对应了风水上的“北玄武”,玄武区又是因为玄武湖而得名。
在现在的中华门城堡下,有一座桥叫镇淮桥。始建于东吴,叫“南津大桥”,到了东晋,改名为“朱雀桥”,就是因为对应“南朱雀”改名。唐代刘禹锡有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就写的这座桥,后被毁。到了五代时,此桥遗址上新建“镇淮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镇淮桥两侧多了两座辅桥,分别为镇淮东桥与镇淮西桥。在附近的马道街上,如今又新建一座“朱雀桥”
朱雀桥即朱雀桁。它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时为交通要道。其遗址在清代已难寻觅。如今在中华门城内的武定桥和镇淮桥间新设朱雀桥,尚不失当年风范。附近夫子庙乌衣巷在三国时是吴国茂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今有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来燕堂。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怀古名篇《乌衣巷》诗中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脍炙人口、千古传咏的名作产生以后,乌衣巷和朱雀桥便从此闻名于世。
清人陈文述的《朱雀桥》诗云:“野草溪花媚晚凉,残基犹说晋咸康;镇注桥北无遗址,何处当年廿四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