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在路上的顾
在路上的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707
  • 关注人气: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2015-10-22 21:06:40)
标签:

建筑

历史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江苏古迹

蒯祥: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建筑匠师。生于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1397)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成化十二(1481)年。蒯祥墓位于环太湖大道的蒯祥园。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木工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首”,任工部侍郎。曾参加主持多项重大皇室工程,景泰七年任工部左侍郎(明代设六部,每部设一尚书两侍郎,由此推及相当于副部级职位的)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皇宫前三殿、长陵、献陵、裕陵,北京西苑(今北海、中海、南海)殿宇、隆福寺等。

     蒯祥活到八十四岁,逝于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墓葬于他的故乡太湖之滨,墓碑右侧立有明代天顺二年钦赐的“奉天诰命”碑。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初,重修了蒯祥墓,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蒯鲁班留下的天安门建筑却是华夏之宝,民族之光。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石碑上刻的是《蒯鲁班园简介》,“蒯祥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能工巧匠,自永乐十五年起,他在北京先后主持奉天殿(太和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乾清宫、南宫、西苑(北海、中南海)、承天门(天安门)及五府六部、文武衙署、景陵、裕陵等营造工程,对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重大贡献。蒯祥既能绘画、设计,又精通操作技术,被授工部左侍郎。”看着这一连串宫殿的名称,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计成亭。计成是苏州香山帮又一位造院大师,他生于1582年,是明末苏州吴江人。他字无否,号否道人,他除了建造园林之外,最突出的是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部极其宝贵的著作。也就是崇祯七年写成的中国最早和最系统的造园著作——《园冶》,被建筑界誉为世界造园学最早的名著。但遗憾的是他没有留下墓地给后人凭吊,为此景区在进口的小路上建筑了一个亭子,命名为《计成亭》,由罗哲文为之写匾写对联,以作纪念。计成,少年时以善画山水知名,师承五代画家荆浩、关同笔意,属写实派画家。年轻时喜好游历各地风景名胜。明天启三年(1623年)应常州吴玄邀请,营造了一座面积五亩的园林,随后声名鹊起。崇祯五年(1632年)在仪征为汪士蘅修窹园;不久在南京为阮大铖修石巢园;后来又在扬州为郑之勋改建影园等。“计成亭”柱上有幅对联“无否大师留园冶;造园艺术有规矩”。说是是计成留给后世的造园艺术遗产。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苏州传统建筑展示馆。锁门了。据说藏在馆后的,是一个新仿建的古典样式的园林,亭台楼阁、曲廊、池塘一应俱全,是用“事实来说话”的“香山帮”的杰出手艺之集成。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蒯祥墓位于苏州胥口渔帆村蒯祥园内的一个椭圆形小岛上,向东,过此石拱桥便是墓区,从南往北,依次是牌坊、飨堂、神道、墓体和碑亭。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蒯侍郎墓”牌坊背面。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在环太湖大堤上,东近太湖新天地,西靠太湖大桥,具体地址是苏州吴中区胥口渔帆村南,南,离太湖水一箭之地,即蒯祥墓。新树的牌坊前有隔河,其实这隔河是七八十年代筑大湖大堤(防风堤)时形成的,所以,其墓以前是后望山前依太湖的,有山有水啊。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一座四柱三门冲天石坊,坊额刻的是“蒯侍郎墓”,石牌坊楹联:“闾阙巍巍共仰香山鼻祖;园林处处不忘胥水良师”。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蒯祥墓198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飨堂是放置祭祀用品的地方。前廊柱联“燕京宫阙风范誉五洲,青史垂名,万国衣冠瞻祠墓;建筑泰斗桃李遍华夏,丰碑在口,千秋技艺数香山”。大门柱联“技艺精湛,二品钦工部;蜚声遐迩,千秋继鲁班”。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题写“飨堂”匾额。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家,同济大学教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他写过《说园》、《园韵》。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蒯祥墓神道有石羊、石马、翁仲各一对。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墓碑上刻有“明工部侍郎蒯祥之墓”八字。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蒯祥应如进京,被任命为“营缮所丞”,负责设计和建造宫殿群。他建筑技艺高超绝伦,“凡殿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中上意”。因此被迁为工部左侍郎,食从一品俸。今天天安门的主要图样,均出自蒯祥之手。蒯祥还把现苏州相城元和(2001年前称陆墓)御窑金砖和苏式彩绘等,引入皇宫建筑,使整个建筑群气势宏伟壮观,色泽绚丽多彩。蒯祥在北京先后主持了天安门、五府六部、文武诸司衙署,景陵、裕陵等营造工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作有重大贡献。他既能绘图、设计,又谙熟操作技术,皇帝称他为蒯鲁班,官至工部侍郎。青石雕刻的小石屋,是原来墓园的祭祀用品,像是明代遗物。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墓前立有明天顺二年(1458年)明英宗赐给蒯祥的祖父蒯明思、祖母顾氏的“奉天诰命”碑。楹联:“襄阳家声荣百世,香山胜迹共千秋”景仰书。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皇帝制曰,人臣能修其职业,朝廷必推恩荣其先世……”、“天顺二年五月二十五日”等字样。这是明英宗御赐的“奉天诰命”碑。蒯祥因修建北京宫殿有功,被擢升为工部左侍郎,于是皇帝诏封蒯祥祖父蒯思明,祖母顾氏。这便古代皇帝的用人之道。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奉天诰命”碑 北面的楹联:天开图画五湖里,人吊古冢锦绣中。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蒯祥墓前的太湖,一望无际。苏州香山村的太湖美得像一幅画。蒯祥在京40多年,在正统年间(1436~1449)年,负责兴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八年后,明英宗又请他重建9开2层的木构城楼,以及两宫、五府、六衙署等,还于1464年亲自主持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建造。蒯祥因有功于朝廷,从一名工匠逐步晋升,直至被封为工部左侍郎,授二品官,享受一品官俸禄。明末,天安门被焚毁。1651年,重建33.7米,广9间,深5间的这座天安门,即我们今天所见的天安门。天安门,以其完美的造型,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为全世界所熟悉。天安门设计者蒯祥的名字却不为世人所了解。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二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随着苏州古典园林的申遗成功与以“明轩”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的成套出口成功,蒯家传人香山“匠人帮”也名闻天下。。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雨后,湖堤草坪上的野蘑菇。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苏州蒯祥墓园(省保)
看起来我只是去了一小块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