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兴楼位于福建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近靠洪坑土楼文化村的停车场。因为不在旅游观光的常规线路中,也未经修缮过,在岁月的风雨中饱经风霜,摇摇败坠,更显出原生态的古朴和苍凉。

“环水朝峰门迎秀丽,兴诗立礼宅焕文明”。 藏头联点明楼名、地理环境。

环兴楼有500年历史了。最鼎盛时候住过400多人。听说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张鼎丞曾在这个土楼里住过一段时间。

共四层,墙厚1.8米,一二层无窗,防盗,防外敌,一楼是厨房,二楼是粮仓,三楼四楼是卧房。



环水而建,而居。

环兴楼简介
环兴楼估计始建于450年前(公元1550年)。楼中住户是十世祖“积洪公”后代。
楼中住户无其它任何老基宅,最上为廿四代,圆楼座西向东,地脚包楼门梯路计五十九间,祖堂在楼中主稍后,楼为二圈,外圈四层,内圈是外二间为一间,主要放置工具,墙厚1.8米滴水,半径62米,主楼占地面积为3800平方米。楼外左片三排土木结构,内一排为粪间,外二排大部分是厕所。据说因地形似半岛,因此,先砌溪坎,单溪坎就花了四年之久。建筑工程量可算是土楼之最。
楼中历史也称战争史,大埔、永定到南溪、平和,十字路口之,楼高、墙厚,三面临水。防卫设备齐全,自古是易守难攻之地,搂中有取之不尽井水,楼门双层外层钉上铁板,门顶有三个水槽,右侧第三间四层上有一瞭望台,因此兵兴不发达年代,是理想防卫场所。“明清”之交兵乱,楼门至左片烧坏后修复。一八五三年太平军长毛进入楼中引火烧楼二处,右片第十四间至后共十七间,左片第十三间起五间,幸好下了暴雨才灭。一九二九年(前十八年头班红)第一任中共永定书记阮山带工农红军进行宣传,被民团发觉,村民紧关大门,民团在已烧大门右片第二十一间后墙挖墙,准备进楼抓人。挖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楼内发现,楼中搭高架从墙顶防卫。保护了红军,一九四九年战败中“胡琏兵团”也曾驻守在内。
形如太极图的大园寨鑫丰溪环抱圆楼,古竹支流汇于此。楼中所有窗户均可见山见水,这无不是土楼之奇景。楼中各楹联无不以山水景色、道儒礼教有关。环兴楼之“环”与“兴”其味无穷,门口联:“环水朝峰门迎秀丽,兴诗立礼宅焕文明”。厅联复“环水复环山四面芳菲荣厦屋”“兴仁更兴让三琦勤功乐春台”
环兴楼住房都是亲房,多以外做工为主。一九四九年近一百人,一九六一年四个生产队,六四后到现在为二个耕作组。一九七八年人口三百余人。七八年后迁新居新房大部分,现仍住一百多人(数字不包括户口在各城市、海外及港澳台同胞)。
环兴楼管委会
二00二年二月三

火灾留下的遗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