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摄徐州:王陵母墓(市级文保)

(2014-11-02 23:11:04)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江苏古迹
徐州市区云龙公园北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林荫大道,是徐州唯一以古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历史文化名街——王陵路。王陵路的名称与西汉安国侯王陵,以及王陵母亲为了让儿子王陵矢志扶汉,凛然大义“伏剑而死”的故事相关联。
  一、王陵其人
  王陵,东周(战国)时沛县人,死于公元前181年。当初是沛县的豪绅,高祖卑微时,像对待兄长那样侍奉王陵。王陵喜欢直言。公元前209年,高祖刘邦在沛县起兵。三年后,奉楚怀王令入关向咸阳方向进攻时,王陵此时也聚集党徒几千人,驻扎在南阳抗击暴秦。但那时不愿意与刘邦合军进攻咸阳(《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由于刘邦宽厚仁义,沿途采取纳降的战略方针,向西进军势如破竹。刘邦到达丹水时,王陵才率兵归属汉王,并一举攻下西陵、胡阳。(《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八月,汉王采用韩信的计谋,从原先来到汉中时所走过的古道还师关中,袭击了雍王章邯。章邯陈仓,退兵逃走,在好畤县和汉军交战,又一次失败,逃到了废丘,后兵败自杀。于是汉军就平定雍地,向东进军到达咸阳,把雍王围困在废丘。将军薛欧和王吸率军出武关,借助王陵在南阳的留守军队,来到沛县迎接太公和吕后。项羽听到这件事,发动军队在阳夏阻击他们,让他们不能前行。又封原吴令郑昌为韩王,在韩地抵挡汉军的军队。王陵军队进攻受阻,太公、吕后被项羽军队俘获。
  汉元三年春,王陵随汉王攻打项羽,在彭城战败。项羽派军到沛县捕获王陵的母亲,安置在彭城军营。通知王陵到彭城见面,王陵的使臣来彭城时,项羽就让王陵的母亲面朝东坐,想以此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私下送走使者时哭着说:“为老妾语陵,谨事汉王。汉王,长者也,无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从而了却了王陵的牵挂,使其一心辅佐刘邦。项羽以王陵母亲要挟王陵的计谋落空,勃然大怒,烹煮了王陵的母亲。王陵母亲舍生取义的气节感动了徐州的父老乡亲,徐州的老人们冒着被项羽杀害的危险,让儿子们半夜将王陵母亲的遗体掩埋在徐州城南。
  楚汉战争胜利后,相传,王陵自徐州南门匍匐爬行到母墓前泣拜。王陵爬过的这段路,后来也就被称为王陵路。以后,王陵终于跟从汉王平定天下。王陵由于跟雍齿关系不错,雍齿是刘邦的仇人,王陵又原本无意跟从刘邦,由于这些缘故受封较晚,被封为安国侯。(现沛县王陵母子的故乡有安国镇)
  公元前189年(孝惠帝六年)十月,相国曹参卒,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两年后,孝惠帝去世。吕太后想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询问王陵,王陵说:“不行。”又问陈平,陈平说:“可以。”吕太后发怒,于是假意提升王陵为皇帝的太傅,实际上不重用王陵。王陵发怒,称病辞职。闭门不出,始终不朝见皇帝,七年后去世。(《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
  二、王陵母墓
  徐州燕子楼公园北门左侧,约30米处,有一座,占地约2000平方米数亩的陵园,园中有高约4米的大土丘。土丘上,千年苍松古柏,郁郁葱葱。其下,芳草萋萋,通往土丘的便道上,曲径通幽,翠柳依依。虽然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但仍然巍然屹立,相传是王陵母墓。
  北宋李昭玑《记陵冢》记:“陵冢在(徐)城南。” “即王陵母所葬也。”(《图经》)近人研究,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苏轼知徐州时曾凭吊过王陵母墓,只见荒烟蔓草,没有碑碣,更没有祠堂,萦系在心。以至元丰二年(1079苏轼调离徐州多年后,仍不忘记。当得知好友孙莘老去徐州做知州,他托人转告孙莘老:“徐州城外有王陵母、刘子政二坟,向欲为作祠堂,竟不暇,此为遗恨。近以告莘老不知有意作否?若果作,当有祭文。莘老若不自作者,足下当为作也。” (《苏轼·致李昭玑书》)嗣后好友杨绘又知徐州,苏轼再次催促作祠堂。
  《明一统志》载:“徐州有汉丞相王陵母墓,在府城西南二里。”《清一统志》卷六十九《徐州府》“王陵母墓在铜山县南。”《铜山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御史朱衣,曾在王陵母墓前立碑;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淮徐同知孙回渝,为墓建筑围墙和牌坊,徐州状元李蟠为王陵母墓撰写过碑文;清嘉庆四年(1799年)淮徐海道康基田重修茔墓,并立有碑记,名为“汉安国侯太傅右丞相王陵母墓”。其牌坊毁于“文革”中,墓碑收藏于徐州市博物馆。
  经考古调查后,1982年9月16日 徐州市人民政府把王陵母墓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修缮。
  1999年,在王陵母墓前立一牌坊,上刻“高风亮节”、“母仪典范”八个大字。两边的楹联是:英风全砥柱,志节难移轻一死;慧眼顽鱼龙,精神不移重千秋。牌坊后立一石碑,正面刻字:“汉安国侯太傅右丞相王陵母之墓”,碑的背面是《汉王陵母墓碑记》,清代徐州状元李蟠撰写。他引经据典评价王陵母的义举,关系楚汉兴亡。
  2008年再次整修王陵母墓,建立亭子,墓前有牌坊,香炉,这次改造工程,为王陵母墓周围修整了宽敞整齐的道路,调整了墓上的绿化内容,改以箬竹为主,其节显著,叶子宽大,象征王陵母的重气节,保晚节,大义凛然,高风亮节,刚正不阿。墓前道路(祭道)两侧铺种了绿色地被,以示庄严。在王陵母墓附近的汉文化广场上,立了三面浮雕景观墙,墙上刻写了王陵母的故事,图文并茂。
  近几年,经考古专家调查与实地勘探,初步判断现在的“王陵母墓”存疑,应是东汉时期贵族墓。该墓的年代距离王陵母亲所生活的时代,晚了200余年。据史实记载,公元前181年王陵病逝后,其子承袭安国候。而后,其孙又继承封号(后被褫去),祖孙三代为侯,时经百余年,难道王家不修墓?但是,存疑终归是存疑,徐州这座饱受兵焚之乱,历经水患滋扰的古城,毕竟有太多的故事,随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更多新的发现。然而,王陵母高风亮节的精神是永存的。
  三、王陵母舍生取义精神的传承
  王陵母亲为支持儿子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举动,在汉代被看作贤母的典型被记入《史记》、《汉书》、《后汉书》。
     西汉刘向撰《续古列女传》卷八有《王陵母传》“王陵母能弃身立义,以成其子,陵母之仁,及五世矣。”以表彰陵母凛然大义;始建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的山东嘉祥武梁祠中,有一块画像石就题为“王陵母”。画面中老年妇女的形象就是王陵母。她正谆谆告诫王陵派来的使者把她的嘱咐转告王陵,使者及随从躬身俯首倾听,王陵母的左侧停放着轩车。
  《后汉书·赵苞传》:东汉赵苞为辽西太守,值鲜卑万余人入塞寇抄,苞母及妻子遂为劫质,载以击郡。苞率骑二万与贼对阵,贼出母以示苞。母遥谓曰:“威豪(赵苞字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昔王陵母对汉使,伏剑以固其志,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催破。其母、妻皆为所害。东汉赵苞母效王陵母以激励赵苞。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颂陵母“依依哲母,既明且慈。引身伏剑,永言固之。”;唐天宝七载诏,于彭城郡置王陵母祠宇,祭陵母;唐代敦煌变文话本有《汉将王陵变》,叙述了王陵及陵母的故事,广为传颂。
  唐御史王义方在奸臣当道,不告不忠,告不成入狱则不孝的两难之际,其母说“吾闻王陵母杀身以成子义,汝若事君尽忠,立名千载,吾死不恨焉。” 王义方即上疏弹劾奸臣李义府。(《唐·刘肃王义方·大唐新语》卷二)
  清代的袁希颜曾以《王陵母墓》为题写了一首悼诗:“一剑兴亡决,斯言寄远人。中原谁共逐,天子岂无真。义莫从新主,恩堪断老亲。至今留墓草,如报汉家春。”
  抗战期间,抗日英雄马本斋与日寇对峙时,马本斋的母亲被日寇作人质,要挟马本斋,马母效法王陵母,跳楼以死坚定儿子马本斋的抗日信心。
  总之,王陵母的舍生取义的精神,作为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激励后世,传之不绝。
  四、王陵路的变更
  徐州古城南门在建国路与彭城路交叉点的奎河北岸,出南门在彭城路的中垂线上,就是王陵路。东起彭城路,西至余窑。原王陵路中山南路以东段,为“文油坊”街菜市场;中段早年为“老虎井”小街,西段经王陵母墓北侧到余窑是人烟稀少的土路。
  1971年“文革”中王陵路曾改为育红街,1981年10月整顿路名恢复其原名王陵路。1992年9月,王陵路西端到永安广场段及公园西路并入王陵路。现今的王陵路,东起彭城南路户部山步行街西门,西到永安广场全长1274米,宽26米,沥青路面。东段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是徐州著名的(海云)电子商业街;中段、西段主要在燕子楼公园北侧绿树成荫、花开四季,是人们休闲、娱乐、游玩的好去处。
行摄徐州:王陵母墓(市级文保)
文保碑
行摄徐州:王陵母墓(市级文保)
1999年,公园在王陵母墓前立一牌坊,上刻“高风亮节”、“母仪典范”八个大字。两边的楹联是:

  英风全砥柱,志节难移轻一死;

  慧眼顽鱼龙,精神不移重千秋。


行摄徐州:王陵母墓(市级文保)
墓碑:汉安国侯太傅右丞相王陵母之墓

行摄徐州:王陵母墓(市级文保)

墓碑的反面:清代状元李蟠为王陵母墓撰写的碑文。
2020年重访:行摄徐州:王陵母墓(市级文保)

行摄徐州:王陵母墓(市级文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