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2014-10-12 09:28:49)
标签:

历史

文化

建筑

碑拓

古桥

分类: 古城金坛
             本善桥位于金坛市金城镇清涪村,本善桥横跨清涪河上,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1158),宝祐元年(1253)世居当地的太学生周瑀(1222-1262)请苏州盘门匠人吴进重新修整,明、清及民国时都曾修葺。桥以青石砌造,为分节并列式,发券单孔,净跨8米,拱矢高4.7米,拱券分十一节,每节拱石左右对称,下部三节每节为1.75米,向上一节为0.85米,再上一节为0.35米,顶部一节为0.30米,以适应砌成圆弧拱形的需要。拱券宽度自下而上有收分,底部3.22米,顶部3米,拱石宽0.40-0.94米不等,每节拱券以5块拱石并列组成,顶部中一块合拢石上刻有莲花图案。上下石缝相错,缝间用石灰糯米浆封灌。左右拱石长4.37米,宽0.60米,高0.60米。桥面总长30.18米,桥面上宽3米,桥堍宽3.75米。桥面中间置一独轮车道,宽0.35米,车道两旁铺1米的人行阶石14块,两旁安栏杆基石,桥面两侧各置6根望柱,5块栏板,2块抱鼓石,正中栏板外侧镌有楷书“本善桥”三字。桥拱券东壁有刻题记共10行,每行13字,具名周瑀撰文,其侄为其书。框外右下方刻“姑苏盘门匠人吴进”字样。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1986年1月公布为金坛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本善桥我已去过多次,此次去寻访又找不到路了,以前从金坛城西的241和340省道交界的元巷村向西直行,经沈渎村就到清涪村了,古桥就在路边,很好找。现在新建元巷和241省道,需绕到新241省道,西行直溪镇方向,找到新沈渎大桥,一过桥即右行,便是沈渎村,再西行就到清涪村了。小清培13号房屋西南侧5米有市级文物控保单位重修大帝庙记碑重修福龙山通天都府福德至尊五显官大帝庙碑记,年代是清乾隆。想来清培是个古老的村子了。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一个人坐在古桥上,古桥北侧的新路人来车往,而古桥曾有的繁华早已不在,但韵味依旧,古桥得以留存,也得益于新路的建造。本善桥是幸运的。金坛的近400座古桥,仅有十余座了,思母桥,许段桥,枪架桥,昆仑桥。。。。。。仅留记忆了。愿本善桥再留几百年!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上图摄于金坛博物馆馆藏碑拓展。桥拱券东壁有刻题记共10行,每行13字,具名周瑀撰文,其侄为其书“盖亦嗣先人运属成就果善之意,遂即礼经士庶人有善本诸父母之义,故又名本善桥。”。框外右下方刻“姑苏盘门匠人吴进”字样。宋宝佑元年(1253),清培桥因桥体损坏,世居清培的太学免解进士周瑀,请来苏州盘门匠人,对桥进行重修,历时3月,并承担了三万七千多文的全部费用。桥下石璧有铭文记载:“盖亦嗣先人运属成就果善之意,遂即礼经士庶人有善本诸父母之义,故又名本善桥。”铭文为周瑀所书,由工匠吴进镌刻,书体遒劲,刻工精细,至今完好清晰。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上图摄于金坛博物馆馆藏碑拓展。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桥面中间置一独轮车道。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下文摘自中国常州网                                                                                                                                                                                       金坛丹阳门外横跨在清培河上的本善桥,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石桥,它建于南宋绍兴戊寅年(1158),初名清培桥。独特的修缮背景与造桥工艺,又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善桥的制造工艺与构架技术精湛,表现为:拱洞石砌分节单孔发圈,拱圈为11节;拱石长度有别,左右对称,皆由五块麻石并列组成;拱石窄的0.4厘米、宽的0.9厘米不等,石缝交错,用石灰糯米灌浆,以增拱圈强度。顶部正中有一块“浮雕莲花图案”合拢石,象征“和合”之意。作为连接悠悠岁月的文化标志,本善桥于1995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桥体仍旧完好,但古桥石阶、桥侧码头部分被沥青路面埋没,正中栏板镌刻的“本善桥”三字,鲜艳夺目,加之柏油马路刻意避让,看得出清培人保护古桥的心机。

  周瑀修桥善举影响一方区域的人文。旧时,本善桥、沈渎桥之间有“过街棚”,可供行人歇脚、遮阳避雨;“过街棚”和金坛城丹阳门间,是青石板铺就的甬道,“修桥铺路”的善举,历朝历代都得推崇。有意思的是,周瑀死后700多年的1975年夏,距清培约30余里的石马村,村民在清理排水沟时发现一座古墓,从中挖掘一具衣着完整的不腐男尸,经镇江及上海文物专家鉴定,正是当年修缮本善桥的国子监太学生周瑀。“大善人”成了我国继长沙马王堆汉代不腐女尸之后的第4具可供解剖研究的古尸,为我国医学史、疾病学史和尸体防腐技术等方面探索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大善人”生前修桥善举,也因此广为传颂。

  本善桥担负金坛西北乡村的水陆交通,桥西是闻名遐迩的天荒湖,桥东“过街棚”连接沈渎、白塔古镇;桥下的清培河是通向苏、锡、常地区的黄金水脉,北河通往潭头古闸和吕坵、庄城、上新河三大古镇,南河与通济河相通直达县城。在“三分天下”水占其“一”的清培,这座古石桥带来清培镇集市的繁荣。

  如今,黄金水脉也不复存在,但它们所承载的那段历史,让后人留有“桃花雨收三月天”的喜悦和“断雁一声似秋水”的感慨,难忘“三更渔火清培市,五更画角金沙起”的诗句。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桥耳还保留着武康石质,端部刻着花纹,是宋桥的主要特征。

2019年重访图片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2021年重访: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金坛古桥之本善桥(省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