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古桥之塔子桥(市保)

标签:
历史文化建筑古桥 |
分类: 古城金坛 |
寻访一处古迹,一要知其来龙去脉,二要有地址信息。金坛市级文保---塔子桥的来龙去脉:塔子桥位于金坛市尧塘镇岸头村万金自然村南侧的旷野上。单拱石桥,桥长不足15米,宽约2米,高不过3米,属袖珍小拱桥。因紧靠老桥傍建有新桥,老桥已失去功用,拱券傍长满藤萝,很难见到真实面目。
多篇简介都是借用上文,而常州文物信息网较详实:塔子桥位于尧塘镇岸头万金村南侧,在桥的北侧,有灵建寺院遗址,遗址内发现《金坛县灵建寺毗庐阁记》碑刻,为明代著名医学家、经学家王肯堂所撰文。从碑文中可知,此处建有灵建寺院,位于金坛县东南,明代之前叫“灵塔院”,唐建中年间(780-783年)院内就有“岸禅师塔”,到宋代时重新建造。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重修大殿,万历年间修建毗庐阁。“灵建寺”遗址南侧的弯拱石桥,其名为“塔子桥”,总长15.5米,桥心宽2米,有莲花石刻一块。从王肯堂撰文中提及“岸禅师塔”在唐建中年间已有,故推断“塔子桥”的命名很可能是依傍“岸禅师塔”而得名。根据“塔子桥”的形制,初步断定其建造于唐代。桥拱下有三块莲花碑刻,由于地势原因碑文无法看清。碑刻及“塔子桥”的发现,对研究地方史及佛教,唐宋桥梁建筑均提供了新的资料。2010年5月4日,金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灵建寺毗庐阁碑记位于金坛市尧塘镇岸头村委万金村13号住房西南侧2米灵建禅寺内。该碑碑文楷书阴刻,刻工精细,分布自如,结体严谨,苍劲有力。碑由明代进士王肯堂撰文,孙云乃书丹。碑高188厘米,宽83厘米,厚32厘米。2010年5月4日,金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金秋十月,出城向东S240宜兴方向,不到5KM,即到岸头路口。远远望见岸头村社区服务中心,问路边几位老人万金村的所在,说只有万新村,并已拆迁。晕!百度地图又错?东南方向的万新村在X102县道西侧,村已拆迁,仅留村中一小院,竖立彩旗,竟是一处小庙,问庙里的村民得知村南真有老桥,一阵欢喜,停车向南步行,穿过废墟,小树林中确有一桥,但仅是青砖砌墩,水泥板的桥面,确定是现代的。失望中又找寻一番无果。又返回小庙,和一老年村民搭讪,得知附近古桥真没有,但此小庙却有年头了,有碑为证!遂带我在庙的南墙根找到一碑,确是清咸丰元年(1851年)旧物。此庙此屋此碑年代可考。(当晚回家查证:万新村万山观音堂,清代,金坛198处不可移动文物之一)。对于我来说这是误打误撞,巧了。上帝关了一扇门,却又打开一扇窗!还有第二扇窗!还是和那位老者聊天,得知确有万金村,就在岸头菜场南侧。(在岸头话中,新和金发音差不多)。真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感觉!终于,在穿过万金村的一大片废墟后,村南的路边,找寻到了塔子桥和文保碑!果然是长满藤萝,横于荒野,甚寂寥。。。。。。若真是建于唐代,塔子桥就是金坛现存最古老的桥了!因事先未做好灵建寺毗庐阁碑记的功课,与之擦肩而过,期待下次再访。只是村子拆了,古碑下落如何?未来的塔子桥命运又将如何?
本次寻访我的感受:一寻访的过程也一样精彩。二寻访目标的信息收集要尽量全面,才会有更大的收获。(下图4为修万山观音堂碑)




2019年-2020年多次重访图片:









2019年-2020年多次重访图片:





前一篇:金坛真武院万万岁御碑(市保)
后一篇:金坛古桥之宜干桥(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