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的大暑前后,来自天南海北的05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同学会聚于省中医东院区(原山东中医药大学老校区)。这次相聚,是继2009年毕业散伙饭之后的一次大聚,最终到场同学达30人之多,超过了总人口的1/2,达到了法定人数要求。
借此赴济机会,我提前出发了两天,为的是去山东体育科研中心和体育训练基地参观访问。随着K51次列车缓缓驶入济南火车站,泉城的朝阳已经出来迎接我了,又是一年多了,济南的太阳仍然是那么灼人,夏天仍然是那么闷热至极,雾蒙蒙,真不愧对“第四火炉”美称。继而在车站附近的餐馆喝了杯豆浆,赶忙去了公交站去等待公交车,半个小时之后,已经踏上了熟悉的土地。
这次回归,经过了崭新的省中医西门,低调而不失雅致。之后的道路仍然是原来的样子,坑坑洼洼,宿舍楼斑斑驳驳,一切都还是熟悉的味道。迎面却碰上了昔日球友——张、陈,很是惊讶。沿着通向7层的楼梯拾级而上,虽然也是男女混住的安置,却没见几个女生,比较遗憾。住在6层的同学热情的邀请去他们宿舍,但宿舍的温度让人不舒服,电扇一刻不停的吹,没有多少凉劲儿。
与科研中心的刘老师联系之后,他让我赶紧打车去老体工队门口乘坐单位班车去训练基地,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坐上了这辆大巴,大巴一路东走,半个小时才到。这是一片场馆群,与山体新校区融为一体,总体看上去,有些荒芜,到处都在施工。场馆绝对够气派,设置也够全面。按刘老师指示,上午先自行游览,于是沿着各种道路,各个楼层都留下了足迹。到了此地,我迫不及待地寻找篮球队的踪影,但很不幸,今天没有训练。空旷的训练馆,几个篮球架孤零零的站在那里。之后,去科研中心寻找赵老师,由他带领,与研究室几位人员去正在装修的体能训练大厅参观,大厅之大,有些奢华。参观结束,到职工餐厅吃午餐,餐厅显得不像是职工餐厅,跟学生餐厅没有什么差别。白色塑料桌面、蓝色的塑料凳子,两者连为一体。
午餐之后,复回到篮球馆,寻找午休地点,恰好在训练馆一角有一摞垫子,看上去蛮洁净的,就卧在上面开始了睡眠。自从前一天中午至此,已经24小时没有实质的休息了,虽然还有些小热,但很快就睡着了。一睡就是2个多小时。之后,刘老师短信通知去找田径队的赵大夫——德州齐河人,我们聊的甚多,从业务到生计。等田径队训练结束,赵大夫工作也结束,共同去楼下等待返城的班车。又经过半个来小时的奔波,回到了市区,又步行一段回到西门。由于事先被旧日老友发现了我的踪迹,拉着去了附近的小餐馆奢侈了一顿,很是感激,言谈甚欢。结束之后,感到宿舍已经是晚上9点了。洗了一个凉水浴,昏昏沉沉的就倒在了床上,又睡去了。
第二日的省体育中心之行,也比较轻松,与刘老师的交流并不满意,没有多少共同话题,在中心吃过午餐之后,简短的聊了几句,就分别了。之后迅速赶到公交站,乘着62路赶往下一站——施尔明眼科医院,由院内的两个同学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