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需要怎样的“最”和“第一”? (ZT)
据最新统计数据,广东省今年1至9月的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为40部21000分钟,位列全国第一;浙江省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全市共完成动画片724集7676分钟,动漫企业营业总收入7.36亿元,盈利3.1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7%,“杭州动漫产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9月中旬,江苏昆山某创意周活动现场出现了名为“米灵、奚年、阿吉、艾米、元兜、喃呢”的6个卡通人偶,它们是“史上最长的地名文化系列动画片”《
纵横千里,穿梭时空---图骥游》中的形象,该片据说“总计可达3524集”;
同在9月,歌手郑钧在就3D动画电影《摇滚藏獒》一事接受凤凰网采访,因这部将于明年下半年完成、中国人投资并拥有知识产权、好莱坞团队制作并发行的片子而被称为“中国拥有自主动漫产权第一人”。
评论:9月的动漫资讯中频频出现“第一”和“最”,可以说是个巧合,但动漫生产方或产品“争第一”则是个普遍现象,甚至逐渐演变成一种不健康的竞争心态:无论怎样,“我”的动漫产品得和“最”“第一”“首次”“首个”这些说法沾上边,既是个好口彩,更是个大卖点,适合宣传又适合炒作。据统计,2009年,全国共制作完成国产动画片322部,17万多分钟,其中,广东省年产量为40部23000分钟,列全国第三;杭州市年产量27409分钟,在全国城市中列第一。姑且不论这些数据采取何种统计方法和标准得来,仅就数字表面看,去年杭州市以一市之力,使动画片年产量超过广东省全省。而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省的电视动画片产量已达到去年全年水平,显然是卯足了劲要当今年的年度产量冠军。省、市争产量第一,单部作品争什么?集数最长。3524集!确是至今为止最长的动画片,看来是要把中国的地名“一网打尽”了。据说,这部“史上最长片”是以动漫手法讲述中国地名和历史文化,“故事主人公以旅游的形式和臆想式穿梭时空的手段,以不同历史时代的装扮和超时代的眼光,演绎地名变迁、文化习俗、历史人物、典故和传说”,目前制作完成了前5集和宣传片。这多少有些令人担心:5和3524,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哪,片子质量暂且不提,能否成为所谓“中国动漫界新标杆”抛开不论,如能顺利完成整部作品也算是奇迹了。否则,今天你出个3500多集的“史上最长”,明天我就能整个七八千甚至上万集的“史上最最长”。其实,产量“第一”与部数、集数“最长”的本质并无二致,都是单纯追求一个庞大的产量数据,至于对产值和盈利能力有多大助益,没人能说清,或曰没人敢说清。任何一个事物在与他物进行比对时,都能产生“第一”或“最”,关键在于从何角度、以何标准进行比对以及最终效果。中国动漫从来不缺“最”和“第一”,但应该自问一句:我们需要怎样的“最”和“第一”?
*奇麟笔评:巧立名目的永争“第一”、“最”、“首部”等名头,是近几年中国动漫产业的怪现象之一,标新立异的炒作各种“第一”、“最”、“首部”等名头概念,也是近几年中国动漫产业很具有“文化创意”和“创新精神”的业绩,是近几年国产动漫最具有“娱乐性”的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