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产业呼唤二十一世纪的“万氏兄弟”
(2009-09-16 10:24:44)
标签:
中国动画万氏兄弟动漫产业动画制作影视动画奇麟笔杂谈 |
分类: 齐鲁动漫同仁志友联盟推荐 |
《中国
9月6日,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授予皮克斯动画公司的5名动画片导演。包括《料理鼠王》导演布拉德?伯德,《海底总动员》导演安德鲁?斯坦顿,《玩具总动员》系列影片前两集的导演约翰?拉塞特,《飞屋环游记》导演皮特?多克特,《玩具总动员2》的导演之一李?昂克里奇。这也让笔者联想到,今年5月举办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也首次选择3D动画片《飞屋环游记》作为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然而作为曾经处于国际一流制作水平的中国动漫业,却已经在国际舞台上销声匿迹很久很久了。
中国动漫的曾经辉煌与近年没落
年初《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冲进贺岁档,票房狂收6400万。今夏暑期档,《麦兜响当当》在3D动画巨制《飞屋环游记》和经典动漫大片《冰川时代3》的“双面夹击”下,仍能获得7060万的票房佳绩着实超乎许多人的预期。今年两部国产动画电影的强势突围是国产动漫界的惊喜,也是久违的凤毛麟角。为什么说久违,中国动画业不景气确实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许只有90前的朋友还依稀记得儿时那些曾经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风光无限的经典国产动画片,而如今的中国动漫却也只有望他人项背的份了。
中国动画片业始于1926年,由万氏兄弟于1941年制作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是继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而现今仍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动漫业的开山祖师,被视为“日本动漫之父”
八问中国动漫为何缺少大家之作?
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的观点是中国动漫行业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
而本次威尼斯电影节上,《玩具总动员》的导演拉塞特说:“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传统的画面,还有内涵。最感兴趣的是情感,最主题的主题也就是故事的情感。而且,我们希望公众,不仅是孩子得到享受。”伯德在一旁补充道:“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给孩子作,但后来我们意识到这个方向不对。对于皮克斯来说,每一部新片都是一种进步”。听到这些话,果然是否该有点启示。
二问:是借鉴还是抄袭?到底怎么把握?
从去年《大嘴巴嘟嘟》被爆抄袭,到今年的《心灵之窗》抄袭门,仿佛国产动画跟“抄袭”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就拿《心灵之窗》与《秒5》来说吧!到底是抄袭,还是借鉴,一时间中说纷纭。说借鉴的说全片2500个镜头只有1%的画面与《秒5》相似,且故事完全都是原创,怎么能算抄袭。反方却不这么认为,有1%的抄也是抄袭。
到底什么是借鉴,什么是抄袭?好像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国内动漫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向优秀先进的动漫国家学习和借鉴是必不可少的。只要不犯法,大胆模仿和借鉴,一点都不丢人,只是模仿和借鉴不要仅仅模仿其表,而是要真正能够得其精髓。就像前两年央视热播的韩剧《人鱼小姐》,如果不是作者自爆估计没有人会猜到此剧本完全脱胎于琼瑶的《情深深雨蒙蒙》。
三问:为什么中国动漫的题材永远枯燥乏味?
有些人谈起国产动漫的没落总是说,国产动漫的题材太窄,局限性太强,不是历史故事就是神话传说,要么就是变作说教片。其实题材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并没有太多不同,关键是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细致把握。中国的花木兰到了好莱坞变成迪斯尼动画大片《花木兰》风靡全球,《西游记》到了日本变成《七龙珠》流行20多年扔未淡出人们的视线,就连国宝熊猫加国粹功夫都成了美国人赚钱的工具,这些被国人熟视无睹的题材为什么总是在别人的手中盛开呢?
四问:为什么中国动漫将传承文化底蕴变成了空泛的说教?
说起国产动画片的“说教”性,估计99%的人都非常反感国产动漫生硬的说教方式。很多动漫作品将有意思的故事、拥有深厚文化传承的东西变成了肤浅生搬硬套似的说教。例如国产的《围棋少年》和日本的《棋魂》,围棋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其中也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样题材作品,《围棋少年》让人觉得是哄小孩的,《棋魂》让人看到了努力,成长,压力,还有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没有刻意的去煽情,却达到了比煽情更好的效果。没有刻意去介绍,却讲述了很多围棋的历史,跟张嘴闭嘴说教的国产动漫正好效果相反。
五问:为什么国产动漫画面永远粗糙不细致?
中国的动画大片既没美国的数字化技术流畅、动感强,也没有日本的“赛璐璐+喷笔”柔和、美观。不要说与美、日的优秀CG(电脑绘图)相比,就连传统的手绘也不如。其实国内完全不缺少动漫美工人才,日本的众多动漫,有N多都是中国人在制作底层美工,甚至有不少这样的公司,或者业余的美工爱好者。比如高达SEED,几乎美工全是在中国制作。这难道仅仅是投资少缺钱的问题吗?
六问:为什么现在的国产动漫失掉了中国动画的特点?
七问:中国动漫业衰落的外因何在?
中国动漫产业链一直无法形成,甚至在90年代还被视为洪水猛兽而受到限制。与此同时,国外动画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鸭》、《变形金刚》以及许许多多的日本动画片却免费提供给中国的电视台播放,使得中国动漫业的经济链条和动力彻底被摧毁。而这些动画片却通过后续的衍生产品在中国大赚特赚。
除了外患还有内忧,中国的电视机构恶意打压国产动画的采购价格,除了央视外,各地方的电视台形成了播出联盟,美其名曰统一采购节目,但实际上确为形成价格联盟恶意压低国产动画的采购价格,导致动画片制作企业实际上不但完全不可能通过节目播出赚钱,而且通过播出回收的费用只是制作费的10%~20%左右,这还是很幸运的被央视和地方电视台都相中播出的情况下(奇麟笔评:中国的电视机构对国产动画的采购价格不改变,国产动画的困境就很难改变!电视机构的价格垄断不改变,中国电视动画制作就不会有真正的发展!)。此外,由于国内动漫产业链的不成熟,要想通过后续衍生产品赚钱弥补,也是难上加难。
八问:中国动漫业路在何方?
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胆的借鉴与模仿,但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制COPY,坚决抵制那些只会简单抄袭的行为;
2、呼唤打造产业链并不断完善;
3、培养真正的中国动画大师,如曾经的万氏兄弟或现在的宫崎骏;
4、需要改变说教模式。在故事发展、人物饱满、画面精美等方面都应持续加强;
5、国人(特别是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脱离动漫就是儿童专属的思想;
6、除了重视培养美术、动漫技术相关方面的人才外,还应重视剧本、配乐、配音等各个方面。戒骄戒躁,用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