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奇麟笔动画-苏庆
奇麟笔动画-苏庆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452
  • 关注人气:16,5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儿家长为什么因动画而状告央视

(2009-02-25 17:28:27)
标签:

动画片

少儿频道

中国动画

娱乐

文化

动漫产业

奇麟笔

杂谈

育儿

分类: 转载动漫文字资料

    原题:《少儿家长为什么状告央视》

     2月10日,《西部商报》一篇《兰州家长炮轰央视少儿频道》让无数家长产生共鸣,纷纷怒斥央视播出的部分动画片“少儿不宜”。更有10位家长称已联络到律师,准备起诉央视,“用法律手段为孩子的成长讨个说法!”有人疑惑,承载了无数人美好童年记忆的动画片,今天怎会令家长们“怒不可遏”?此“炮轰事件”进展如何?由此又让我们对动画片产生哪些思考?

                                                               齐鲁周刊记者  周群峰

央视动画片的暴力和爱情

   “央视部分动画片内容小孩子看多了不好。比如正月初四开始播出的《仙履奇缘二》中,王子与公主脉脉含情注视、相拥的镜头,“他爱我,我是他的”之类的台词很多。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过早接触这些暧昧镜头难免会使孩子早熟……”牛年春节还未过完,兰州一位6岁孩子的家长徐女士对央视的不良动画片,实在忍无可忍,便拨通了《西部商报》的新闻热线……

    无独有偶,家住兰州某机车厂家属区的刘万庆,提到央视的动画片表达了更大的愤怒:“有一天,我父亲从幼儿园接孩子回来说,有几个小女孩的家长给他告状,说咱孩子动不动就对小女孩说“我爱你”,听完这一番话,我立即把儿子拉了过来,仔细询问从哪里学来的甜言蜜语!儿子说,动画片里的王子和公主都是这么说的!”刘万庆说知道是央视动画片“教坏了”孩子后,“气得我直跺脚”……

2月17日,《齐鲁周刊》联系到《西部商报》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连收到家长状告央视的电话后,该报记者曾走上兰州街头,对该市的一百名3岁到16岁的孩子及其家长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由儿童调查与家长调查两部分组成。在此次调查的100位家长中,2%的家长赞成播出含有爱情情节以及暴力镜头的动画节目,85%的家长不赞成,13%的家长持无所谓的态度。

    “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动画节目中的亲吻、暴力等镜头会对孩子身心产生负面影响。”

许多家长对近年来央视少儿频道播出过的含有暴力、爱情等镜头的动画片“如数家珍”。并把这些片子拉进了“黑名单”。这些被家长认为对儿童“毒害不浅”的动画片有如下几部:

    《虹猫蓝兔七侠传》:这部108集大型国产武侠动画片,在火爆中于2007年2月26日忽然停播,据说原因是“剧中有太多血腥、暴力的镜头”,而“小的们,跟我上”也成为当时好多孩子的口头禅,让部分家长感到担忧。

    《芭比娃娃》系列动画片:央视少儿频道播出的芭比系列动画片,在孩子们中有很好的人缘,但有些家长反映,自己上小学的女儿,由这部片子而向往公主王子的生活,成天嚷着要结婚生子,害得家长忧心忡忡,“担心女儿过早陷入情网。”

    此外,《神厨小福贵》,这部反映清朝故事的动画片,有家长认为“它是一种奴性教育,小太监、小奴才这些都是旧社会的产物,孩子看后难免会受到不良影响!”

    ……

    央视少儿频道成为“众矢之的”后,后很多家长总结道,央视的动画片越来越成人化,过分地贴近社会不良习气、爱情和暴力内容,甚至已经成为很多动画片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些本来应该是高中生才能分辨的情感和是非因素,过早的以动画片为主要渠道,植入了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小孩脑中,这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状告央视有法可依

    央视少儿频道,作为“准被告”,又该如何平息家长们愤怒之声?

    就此问题,《齐鲁周刊》记者多次致电央视少儿频道节目组,但是其工作人员均称“节目组从没就此事接受过任何媒体采访”。

    不过,与央视的“低调”不同,家长们在《兰州家长炮轰央视少儿频道》见诸报端后,立即找到了共鸣:有家长在电话中表示,将在网上发起一个倡议,在国内组成一个“抵制不良动画”的“家长联盟”,专门抵制在国内播放“不良动画片”的电视台并追究他们的责任……

    此外,更有10名家长说:“我们已经找到律师进行咨询,将要联合起来状告央视少儿频道。我们准备从央视起头,对播放不良内容动画片的其他电视台统一进行起诉!”

担任本次事件的两位代理律师,甘肃佳运律师事务所王蓝云和韩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是时说:“央视少儿频道播放爱情、暴力动画片等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权利。”

     两位律师认为“状告央视完全有法可依”。

     根据《民法通则》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相关条例规定,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第三十四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个人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赌博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

    同时,第四十九条和五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及其监护人或者其他组织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王蓝云和韩林对告赢央视也充满信心:“我们将依照法律,择机发送《律师函》,督促相关侵权人及时履行赔偿义务,减少社会危害。”

    掺杂爱情成分、亲热镜头的动画片,究竟是否会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产生影响?把央视推上被告席,又能解决多少问题?

    2月18日,本刊记者在搜狐网中看到的一位北京网友的帖子或许代表了另外一种声音:“公主与王子的故事,怎么了?难道也是黄X?动画片有点打打杀杀就是暴力?记得小时侯,无论是星矢还是奥特曼,都有打打杀杀的,北斗神拳更是充满暴力吧!也没觉得自己变坏了啊,相反学到了什么是正义,友情,努力。现在的家长,来点动画片都觉得像洪水猛兽,真可笑。不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一味追求什么电视台的责任,更加可笑。”

动画片也分级?

    在央视或被推上被告席的时候,关于中国对动画片早日分级的呼吁也再次被提起。

    美国早在1968年就对电视电影设立了分级制度。分级由专门的分级委员会决定,委员会由8到13名成员构成。“这些委员必须有为人父母的经历,必须思想成熟,最为重要的是要能想大多数父母所想。委员会观看每部影片,经过分组讨论,投票决定其分级。”

    国家一级编剧,《葫芦兄弟》、《小和尚》等著名动画片的编剧姚忠礼谈到国外对动画片的分级重视程度时,有一件事让他记忆深刻:“当年《葫芦兄弟》在国内深受好评,可有一年秋天,我的一位朋友到美国某学院做访问学者,将《葫芦兄弟》带到该学院放映时,却被美国人批评为‘有暴力倾向’…….”

此外,韩国、日本等许多国家也早对电视电影设立分级制度。而在我国,尽管分级的声音早已存在许久,但至今,仍未得到落实。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日昌对此不无忧虑“(在没有等级制度下)我国的动画产业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以很难说哪部片适合儿童看、哪部不适合儿童看。”

    中国动画片需不需要分级?分级了是否就能起到“防火墙”的作用?专业的动漫人对此又有如何见解?

    2月17日,曾创作了山东首部动画电影短片《老鹰捉小鸡》(1989年)、山东首部动画电视片《小猫拜师》(1990年),山东首部动画系列片《小猪哼哼》(1991年)的著名动画导演苏庆,接受了《齐鲁周刊》的采访。

    “在许多国家,动画产品的受众不仅仅是儿童,还有成人,而在我国,动画片习惯还是少年儿童在看,在没有分级的背景下,很多西方的成人动画进入中国,却被儿童、少年观看。”

苏庆列举到:“《蜡笔小新》在很多国家都不允许播放给孩子们看;日本动画片《星矢》、《城市猎人》在意大利、法国等则要限时段播放;《海盗王》在一些国家仅因其中有武器和抽烟镜头而不允许孩子看…….”

    不过,在感慨“体制之痛”的同时,这位“骨灰级动漫人”也同样强调家长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我的儿子现在11岁了,正读小学五年级,我给他买课外书要先自己看一遍,以身作则,家长要有家长的责任。我现在既是观众,家长,还是动漫人。作为一个三重身份的人,我认为,相比动画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家长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

    针对目前有些家长状告央视少儿频道一事,苏庆直言:“家长的气愤无疑是为孩子好,不过有些地方还是过火了些,很多成年回忆儿时看《睡美人》时,对其中王子亲吻公主的片段,至今仍觉得很美好,也没觉得给自己造成什么负面影响!”

    苏庆认为,针对中国未曾实施动画片分级的现状,电视台不妨制定一套内部播出计划,在不同时间段播放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片子。“这样,家长可以更好地有选择性的指导孩子看什么样的动画片!”

    由家长“组团告央视”引发的“中国动画片何时分级”的问题也成了相关领导关心和必须正视的问题。

    2月17日,《西部商报》新闻中心康主任在接受《齐鲁周刊》采访时说,2月11日,该报特派记者李剑兵为此事专程前往北京国家广电总局采访。

    康主任告诉本刊记者:“国家电总局宣传司的一位葛姓工作人员介绍,就家长关注的央视播放不适于儿童观看的动画片的问题,宣传司已向相关领导汇报,并将于2月20日前后作出书面答复。目前他们也正在针对动画片播放时间进行研究。对于以后是否会对动画片进行分级,该工作人员称,2月20日以后他们会对此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