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专访法国汉学家:“老片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法国汉学家纪可梅眼中的中国动画片
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主任纪可梅女士的推动下,不
久前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届“我的第一个电影节
”特设了中国动画影片单元,放映的30多部中国动画片受到法国小观众的热烈欢迎。日前,汉学家纪可梅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讲述了她对中国动画产业的看法与期
望。
纪可梅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她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戏剧、电影、动画等都有很深的研究。1979年,她首次参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拜访了中国动画界泰斗—万氏兄弟,从此便“痴迷”起中国动画电影艺术。
谈到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历史,纪可梅说,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堪称中国
动画片的“黄金时期”。万氏兄弟创作的《大闹画室》、《铁扇公主》都引起巨大反响,标志着当时中国动画艺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直到20世纪70、80
年代,中国动画作品一直保持着中国绘画特色,体现了多种多样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剪纸片、木偶片、撕纸片、水墨片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从80年代
末开始,美国迪斯尼动画片和日本动画片大量涌入,中国动画行业饱受冲击,一度低迷。而后直至今日的中国动画创作都带有太多美日动画片的痕迹。
纪可梅引用万氏兄弟老大万籁鸣的话说:“中国有些古老艺术是很好的,应当利用西洋技术来表现中国艺术。中国人、中国动画片应该有自己的风格。”
纪可梅特别提到,儿童是电影的未来,他们的兴趣决定了电影将来的发展。据她介绍,为了培养儿童对电影的兴趣,法国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到影院观看影片,然后回到课堂上由老师带领讨论。影院方面则会在价格上提供最大优惠。
在谈及“我的第一个电影节”时,纪可梅说,虽然不懂中国话,但法国儿童会随着中国动画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或高兴或难过。电影节结束后,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许多专业人士纷纷与她联系,希望能将一些中国动画片介绍给更多的电影节。
“中国儿童现在看不到中国动画老片,实在是一大憾事。老片其实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值得传承并发扬,”纪可梅建议,“发掘中国传统故事,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制作纯正的中国动画片,让全世界的大人与孩子了解中国的精彩文化。”
(来源:新华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