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心的温度
(2010-04-13 22:24:55)
标签:
连城电厂窗角雷声身影帐篷教育 |
分类: 优秀作品展 |
手掌心的温度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大唐连城电厂子弟学校:段镜月
我睁开眼睛,看见窗户是灰色的。一幅幅深情而凝滞的画卷突破了我的视野,天虽然阴暗,但终究是不会塌下来的。因为在这里,总在徘徊着一个高大的身影,这个身影时刻给我一种安全感,如同一座高山一般,阻挡了冲向我的所有的恐惧,他就是我的父亲。
每天,独自一人背着书包回家,看夕阳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孤独的感觉,深切的思念有时就是这样不留心地涌上心头,渐渐充满全身,令人措手不及。我忍受了很长时间积压在心底的思念,我忍受了很多次聚集在内心的眼泪,我一直没有对他说,我想看到的应该是他心满意足的微笑,而不是他满脸无言的沉默。
窑街,一个不大的城镇,一个我没有多少记忆的地方,只记得隐隐约约有一处破旧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剩下的,只有“风餐露宿”的生活。在这里,父亲曾是一个卖炭小贩,那时我还未入学,便跟随父母住在小煤窑附近搭建的一个小帐篷里。生活即便是很简陋,但我却为此感到留恋,因为在这个地方,我享受到了父亲的“最高待遇”和那份未曾分割给弟弟的爱。但是,也是这个地方,使我讨厌阴霾的天气和暴风雨。
窑街并不是一个好地方,至今,我仍对这里的生活环境毫不欣赏,到有一些厌恶。但是这儿有一个小煤矿,在我们这片区域算是一个“小富方”了,在窑街的街道里到处是黑压压的一片,因此周围环境很是糟糕。到了大阴天,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时常都要下一场雨,而且这雨一下就是好几天。下雨天则成了父亲最烦心的事儿。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不免要劳神一番,但也是因为如此,渴望那份被爱却又使我爱恋雨天,爱我的父亲。
夏日炎炎,太阳炙烤着大地。俗话说“六月的天,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突然天上打起了响雷,雷声越来越大。妈妈放下手中的面团,开始焦急的在地上转来转去,时而站在门口瞭望父亲是否到来(因为帐篷上有许多破口,在角落里也有许多缝隙,雨一旦下起,我和妈妈将被雨水围困)。过了很久,雨开始淅淅沥沥地下着,顶帐开始一滴、两滴漏雨水,妈妈看不见父亲的身影,便开始拿着盆承接在漏洞下方,她不停地将一盆盆水倒出门外,又重新接雨。雨好大,雷声好大,我吓得开始哭了起来,躲在被窝里抽噎着。突然,一双巨人般的大手将我托起,等我睁开眼时,已到了邻居家中。我茫然的望了望周围的一切,看见母亲正与阿姨谈话,我的视线在陌生的地方搜索了好久,仍看不见我想看到的父亲,我像一个被遗弃的婴儿一般,大哭着要父亲,只听见妈妈安慰着我:“乖!别哭,你爸正在修房子呢!不然我们去哪儿住,不信你看……”她用手指向窗外。
我满脸的狐疑,勉强分开眼帘,映入眸子的是破晓时分玫瑰色的天空。随着视线的迁移,澄澈的苍穹之中银河整个地泻下,只泻到我的心坎上。我久久注视着眼前的画面:光阴之间细密的雨滴从空中降落,一个中高个的男人卷着袖子,挽起裤腿,裸露的手臂上泛着一层蒙蒙的光晕。傍晚黄昏的灯光中,他的脸几乎模模糊糊。他赤脚站在已被泥水包围的地面上,反反复复将一盘盘水舀起倒出门外。门外顶槛上的吊灯被风吹的吱嘎吱嘎叫着,他打了个寒颤,精神顿时一抖擞,每个动作都那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终于,地面上的淤泥清理完了,他蹲在门口的木桩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开始抽了起来。昏暗的灯光下的他的眼神很焦虑。渐渐地,地面上的烟嘴增多了,他在想什么?“破旧的租屋……年迈的父母……儿女将来的业绩……智障的叔叔……”他想到日后老弱病残的重担沉重得低下了头。一秒、五秒、一分钟过去了,他还在沉思者。突然,他自信地仰起头,这一刹那,他注视到了躲在窗角的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正无知地凝望,他的嘴角微微一动,父亲笑了,他站了起来,招着手向这个小生命走来。
窗户又一次镜子般映出了那孩子的脸,缺少了光的落差,这番影像是影影绰绰。我似乎又清晰地看见了父亲招手向我走来,如同一层薄薄的水印,轻轻地浮在窗外的玻璃上,流动的雨丝上,美丽的宛若在回忆……
【教师点评】透过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那山一般的父爱。文章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塑造了一个爱孩子的父亲的形象,真切动人。作者通过孩子的视觉和感受,写出了淳厚的父女之情。在写作上,文字流畅生动;在平静地叙述中,真实感人,辞情并茂。情深意浓,文笔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