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博客转载 |
儿子对我说,“哥们,够朋友!”
Maike,45岁,英语培训中心讲师,儿子13岁,初中生
我和儿子相处交往和睦融洽,朋友们常笑我们父子是“哥俩好”。朋友们说,父亲对儿子就是要严训有加,跟儿子没大没小,就会失去做父亲的威信,这种教育方式肯定会失败,我对这种评价并不以为然。
在父子相处中,父亲如果能有“没大没小”的雅量,就容易跟儿子保持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在这种亲密的关系中,不仅可以消除父子之间的隔阂,还可以获得血亲之乐。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跟他一起踢球、游泳、学骑自行车、谈天说地……就像是一对亲密的伙伴。我常常在周末去儿子学校,和儿子一起打球,完了,捡起丢到地上的衣服,去小饭馆“撮一顿”;我甚至和儿子一起上网玩游戏,我不懂的话,就在边上边看边学;我们之间什么都谈,包括我办公室的红颜知己,也包括儿子班上那个非常要好的女同学。有次儿子要吃一种进口的巧克力,我立马给他买了两大块,乐得他一个劲地拍我的屁股,竖起大拇指对我说:“哥们,够朋友!”有次我在外应酬很晚没有回家,儿子担心我喝多了酒,赶去对我说:“老爸,妈妈有急事,请你赶快回家!”殷殷之心,拳拳相报,在许多事情上,我们父子俩总是这样互相照应。
10多年来,作为父亲,我很少对儿子板面孔。对子女的教育,我主张“表扬为主,引导在先”,力求给儿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没有压力的自由空间。但“没大没小”,不等于“没是没非”,凡是涉及到儿子的成长、道德等原则性的问题,我从不马虎,脸色稍微变一点,儿子就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肃性,这比天天板着面孔来得更有效。
父子间“朋友加兄弟”的关系,给了我无比的幸福感。入夜,漫步在大街上,儿子牵着我的手,我们交谈着、争论着,像是一对忘年交的朋友。那种情状,总会引来朋友们的暗暗羡慕。
点评:父子“哥俩好”,朋友加兄弟。如此民主宽松亲密和谐的父子关系实在令人赞叹。这样的父亲无论是学识还是性格都是上乘的,儿子对父亲怎不佩服和欣赏,这样理想的父子关系,哪有什么代沟可言?
Maike,45岁,英语培训中心讲师,儿子13岁,初中生
我和儿子相处交往和睦融洽,朋友们常笑我们父子是“哥俩好”。朋友们说,父亲对儿子就是要严训有加,跟儿子没大没小,就会失去做父亲的威信,这种教育方式肯定会失败,我对这种评价并不以为然。
在父子相处中,父亲如果能有“没大没小”的雅量,就容易跟儿子保持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在这种亲密的关系中,不仅可以消除父子之间的隔阂,还可以获得血亲之乐。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跟他一起踢球、游泳、学骑自行车、谈天说地……就像是一对亲密的伙伴。我常常在周末去儿子学校,和儿子一起打球,完了,捡起丢到地上的衣服,去小饭馆“撮一顿”;我甚至和儿子一起上网玩游戏,我不懂的话,就在边上边看边学;我们之间什么都谈,包括我办公室的红颜知己,也包括儿子班上那个非常要好的女同学。有次儿子要吃一种进口的巧克力,我立马给他买了两大块,乐得他一个劲地拍我的屁股,竖起大拇指对我说:“哥们,够朋友!”有次我在外应酬很晚没有回家,儿子担心我喝多了酒,赶去对我说:“老爸,妈妈有急事,请你赶快回家!”殷殷之心,拳拳相报,在许多事情上,我们父子俩总是这样互相照应。
10多年来,作为父亲,我很少对儿子板面孔。对子女的教育,我主张“表扬为主,引导在先”,力求给儿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没有压力的自由空间。但“没大没小”,不等于“没是没非”,凡是涉及到儿子的成长、道德等原则性的问题,我从不马虎,脸色稍微变一点,儿子就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肃性,这比天天板着面孔来得更有效。
父子间“朋友加兄弟”的关系,给了我无比的幸福感。入夜,漫步在大街上,儿子牵着我的手,我们交谈着、争论着,像是一对忘年交的朋友。那种情状,总会引来朋友们的暗暗羡慕。
点评:父子“哥俩好”,朋友加兄弟。如此民主宽松亲密和谐的父子关系实在令人赞叹。这样的父亲无论是学识还是性格都是上乘的,儿子对父亲怎不佩服和欣赏,这样理想的父子关系,哪有什么代沟可言?
前一篇:父子之间2
后一篇:连载[我是一个女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