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正成长
(2024-04-28 20:34:26)正青春,正成长
记得19年我们执教三年级时,小傅作为部编教材单元教学核心团队成员在中山二小举行的区教研活动上,给老师们做第三单元教学目标解读与分析。站在舞台中央,小傅声音响亮,语言流畅,更重要的是她的单元人文要素解析条理清晰,解读单元目标层次分明,有理有据,从精读课文的目标到略读课文的学习策略,以及落实单元目标的写作任务讲得严谨、透彻,深入浅出,逻辑性极强。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极有收获。为了准备这次区级活动的发言,小傅老师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虚心请教办公室老师,不断修改,然后与教研员郑艳老师反复商讨斟酌,她根据意见不断修改,无数个夜晚挑灯夜战,数易其稿,精益求精,终于赢得了区级活动大会发言的满堂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的努力终有回报,在二到五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她获得了二等奖。
她的语文学科专业成长迅速,班主任工作水平也日益提高。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她很敬业,平时她很早到校,呆在教室里批改作业,指导早读,做课件备课,钻研教材。放学了她都坐在教室里辅导学困生,直到最后一名学生离开教室。每当暮色渐渐四合,她才离开校园,她几乎是最后离开学校的一线老师(不包括校领导)。每当看到她,我就想起自己,曾经刚踏上工作岗位担任班主任那会儿,常对学生唠叨:尽管我不是第一个到班的,但我肯定是第一批到班的;尽管我不是最后一个离班的,但我肯定是最后一批离班的。理由很简单,我要让孩子们明白,不管何时何地,遭遇怎样的困难,他的老班始终陪伴他;我要让他感到安全,充满幸福。事实上,小傅老师就是这样做的,而且做得比我更出色。
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碎又辛苦,最挠心的是班级出了安全事故,真得难为她了。她的班级出了几件突发事故。有一次,几个孩子打架了,其中一个孩子手骨折了。她第一时间通知家长,然后亲自陪同孩子上医院,协调家长关系,竭尽全力做好善后工作,赢得家长、同事、领导的首肯。这一件件事考验着她,纠结着她,纷扰着她,但她是合格的,是尽职的。
一名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爱心是师德的重要表现,爱一个孩子等于塑造一个孩子。小傅老师对学生极有爱心,印象最深的是她对特殊学生曾路同学的关爱。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父母离异,她判给了爸爸。只有奶奶全身心的照顾她,可是奶奶去世了,这孩子像个孤儿一样,从没有过过生日。在毕业前,小傅老师在班级里为她过了一次生日,令她热泪盈眶,这是这个孩子进入小学以来唯一一次的生日。那时她虽然没有做妈妈,但是用母爱的博大胸怀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
小傅教育教学全情投入,还能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本学期我校作为区数字化教学重点学校,要在12月上一节区级数字化语文展示课。我力荐傅秋悦,经过教研员和学校领导的思考,决定让她承担。而小傅还在产休假,孩子尚在襁褓之中,只有四个月,她要十月中旬才能上班。九月份与她沟通,她二话不说毫无怨言勇敢地接过重任。上班后,她就接手三(8)班的教学任务,开始重新研学新课标理念,数字化教学技术。我们参与她的备课,磨课,她全情准备数字化区级展示课。
小傅老师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九年,已经成长为我们学校语文学科的骨干,更是区语文教坛新秀。
相聚在一起是缘分,无论学生与学生,还是老师与老师,作为她的师傅,作为她的同事,不仅仅是一种缘分,更多的是一种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