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诗狂人
(2023-12-17 22:20:36)分类: 我的学生 |
“哇!这么长!”“快嘴”李阜溢惊讶地叫起来。好多同学都发出了惊叫声,眼睛都瞪得大大的,简直看呆了,这是他们见过的最长的一首诗。
我清了清嗓子,大声介绍:“《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不含序一共616个字,比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还要长。今天我班唐歆语同学背出来了,下面有请她站前面来背诵。”
“什么?她会背?可能吗?”秦紫欣满脸狐疑,对好朋友王斯卿私语。
“怎么可能,那么长的诗?”朱敏晰也不相信,转过身与李阜溢嘀咕了一句。
“这也太长了,她估计背不出来的。”小赵一脸不屑,手捂住嘴巴凑近小远耳朵轻声说。
唐歆语站到黑板前面,面向全班同学目光平视,轻启朱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她在背,我心里在忐忑,担心她背不出来,让她自尊心受损,自信心受挫,更主要的是我先前的话失信于同学,想要树立起楷模的榜样轰然倒塌。我一边听,一边默默祈祷她不要卡壳,能够顺利背完,不负我的殷切希望。
同学们个个都正襟危坐,目光都聚焦着屏幕上的《琵琶行》。连一向对学习不在乎的调皮鬼都惊奇地盯着唐歆语,好像要从她的眼神中找到背诵的诀窍。
唐歆语背得很流畅,我心稍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倏忽间,她有点疙瘩了,头仰着,眼睛盯着天花板,嘴巴微张着,右手食指摩挲着下巴,面部表情有点僵硬。我心里咯噔一下,希望她的中央处理器快速运转,马上语言超链接。全班同学静默着,耐心地等待着。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大约卡住了5秒钟,她的思维接驳了,继续背诵。我心里一下子放松了,这孩子值得托付,是可塑之才。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大约五分钟后,唐歆语终于背完了,脸上露出了甜美的微笑,一下子放松了。
“彩凤展翅镇四方。”“哗哗……”全班同学掌声四起,热烈,响亮。
“天哪,太神奇了。我的妈呀,我的天哪,上帝呀,太不可思议了。这是真的吗?”一向张狂的小陈同学使劲揉了揉眼睛,盯着唐歆语,感觉她是天外飞仙,简直是顶礼膜拜呀!
确实,唐歆语是全班背诵古诗最勤奋的孩子,被同学们誉为“背诗狂人”。我很喜欢她的“狂”,这是对学习的痴迷,是强烈学习欲望的体现,是对知识的不懈追求,更是向上向善的生命拔节。
记得她把补充六背完后,就锲而不舍地追着我要补充七。其实我还没有准备好,因为前几届同学最多背到补充六,所以我还需要去搜罗古诗词。但是她很执着,几乎连续三天像黄世仁讨债似的索要。于是我暗忖,这次一定要补充几首生僻的,难背的诗,给她制造点困难。于是我利用周末编辑好了,加了好几首有难度的诗词,譬如白居易的《卖炭翁》,柳永的《望海潮》,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最后我加上了《琵琶行》。我想,这次她估计到期末结束也不一定会背完这些诗词。
我是11月末发给她的,没想到,她只用二周时间就向我背出了补充七的13诗词,然后对我说,还剩下《琵琶行》,决定用一周的时间背完。我赞许她的决心和勇气,左手拍拍她的肩膀,右手翘起大拇指给她一个赞。
这孩子说到做到,每天完成作业后就是在背诵。今天早上她对我说把《琵琶行》已经背出来了,要向我背诵。我一阵惊喜,对她说,希望再巩固一下,下午背给全班同学听。因为我要让全班同学见证勤奋向上的力量,明白华罗庚说的“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今天午会课她背完了古诗词补充七,周五放学的时候,她又像跟屁虫一样向我索要补充八。我听了很高兴,很乐意看到这样能够主动学习的同学。因为我们老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布置拓展性作业,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是一种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