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让我流连忘返

标签:
上海2010世博会expo文化历史非洲联合馆摄影游记旅游 |
分类: 游记 |
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让我流连忘返
2010年7月4日,我在上海世博园里面游览了非洲联合馆,看世博官网说它上海世博会最大的联合馆,馆内有43个独立展馆,分别为42个非洲国家和非洲联盟,数量达历届世博会之最。展馆内的展览独具非洲文化的魅力,外加还有非洲物品“集市”,让我在里面转了三个多小时而不忍离去。我若不是想看其它馆,觉得这里够研究一天的啦。
我对非洲的了解,最早应该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通过马季、唐杰忠的歌颂中国援助非洲坦赞铁路的相声《友谊之歌》,小时候收音机里没什么可以听的,这个相声经常还通过高音喇叭的播放回想在耳畔。后来,随着看电影《可爱的动物》(Animals Are Beautiful People )和央视的动物世界,对非洲多少有了一些了解,非洲给我的印象是神秘和广博,可能是很难去那里亲身体验,故对非洲的东西很好奇。
下面是在馆内拍摄的部分照片。
来自刚果金的面具

来自莫桑比克的马孔德鼓(Makonde Drum)
来自刚果金的芒不图鼓(Mangbitu Wooden Gong)
来自赞比亚的人头造型鼓
来自津巴布韦的葫芦拇指琴(Kalimba)
巴乌乐鼓(Baule Drum)的细部
展馆内的非洲人像墙很好地展现了非洲大陆各种族的代表。
两位白人先生在和馆内一位负责给“世博护照”盖章的女士合影。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曾经到博茨瓦纳公干两年,所以我对这个国家有了一点印象。
乌干达的草屋
乌干达展馆的一位黑人先生
乌干达馆门口的猩猩模型
看介绍说,乌干达有一种濒危动物山地大猩猩,山地大猩猩被称为“温和的巨人”,其背部长有银色皮毛的雄性个体身高可长至7英尺(2.1米),体重可达400磅(180公斤)。由于它粗鲁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看起来十分怕人。但实际上。它们是非常平和的素食者。山地大猩猩大部分时间都在非洲森林里闲逛、嚼枝叶或睡觉。全球目前仅存约740只山地大猩猩,其中近半数约340只都栖息在乌干达植被极为繁茂的Bwindi国家森林公园,此外还有超过40只生活在乌干达其它的保护区里。据悉,山地大猩猩有95%的DNA都是与人类共享的。
展馆里面的黑人兄弟。黑人之间的“黑”还是很有差异的。
非洲联合馆里面的非洲集市非常不错,是各国在此摆摊设点,很有非洲各国的特色,但价格比较高。

我在博茨瓦纳摊点上买的四个冰箱贴。
附:我的上海世博会游记汇总博文《我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