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庆夜翻越巴朗山垭口
--四川游记之十
2006年10月1日下午,我们从卧龙出发后稍做休息后,就准备翻越巴朗山,当天的目的地是日隆镇。。
据有关资料介绍,巴朗山位于小金县东,是小金,汶川,宝兴3县交界处,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至四姑娘山风景区之间。距成都200余公里。巴朗山主峰海拔5040米,是邛崃山脉的一部分,巴朗山又称“斑斓山”,藏语叫巴郎拉,巴朗山景观以巴朗山云海、海浪云、过山云、夏日飞雪四大奇观而著称。
巴朗山东侧是皮条河的发源地,从4200米到3000米为坡地,3000米以下是狭长平缓的谷地。茶马古道就沿着谷地一直进入到山脚,然后翻越巴朗山。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离开成都平原以后第一道巨大的地理障碍,曾经有很多汉地背夫因为不能适应雪山环境而死在垭口上,因此,过去巴朗山垭口西侧谷地被叫做万人坟。
巴朗山著名的就是它的云海了,过山云是巴朗雪山特有的奇景。每当巴朗雪山东麓雾起云涌时,浓云自下而上,向雪山垭口飞涌,云一过山口后,便消失散尽,无影无踪。此时站在山口,定能听过山云所发出的震撼心弦的呼啸声。海浪云是巴朗山的另一奇观。由于巴朗雪山东西麓为两个不同的高低气压区,巴朗雪山正好是这两个气压区的屏障,特殊的地形使巴朗雪山的云海有“无风云涌动”之妙,站在山口,即使无风,眼前的广阔云海都在不停的翻腾、涌动,犹如海浪一般。

我们的车子离开卧龙后,山上的风景就和平原不同了,可以看出植被垂直分布了。
路边可以时常见到这样的山涧。
随着海拔升高,山上的颜色也丰富多彩起来。
走到这里我们乘坐的大巴有些毛病了,需要停车修理。这里是一个筑路的工地的生产生活基地。
车子一时还修不好,我带上对讲机,往前面大约200米的地方去看看。
路边是一个保护站,听筑路工人说这里晚上很冷,他们都穿羽绒服了。我还穿着早晨从成都出发时的速干衬衣,我怕着凉,赶快回车上穿上外套。
山上的云雾似乎离你不远,这时已经能够感受到那著名的巴朗山云雾了。
到了前面的公路拐弯处,看到了这个路标,知道离巴朗山垭口还有34km。
这个围墙的后面有条路通山下,我不知道车子修理的情况,不敢贸然下去看看,后来车上的其他人下去了一段路,说风景不错。
车子还在修,我看周围山坡上已经开始弥漫起云雾了,气温也感觉在变冷了。
车子终于修好了,时间已经是18:30了,我看天色已经黑下来了。
车子在山路上行走着,借着余辉看到山头雾气弥漫。
窗外的景色还是很美的,只可惜天越来越黑了。我已经能感受到巴朗山云海的壮观了。
这是上山前照的最后一张照片了,后来车窗外面已经全黑了,还下起了小雪。
当到巴朗山垭口时,司机师傅停车,我们下车感受了一下,天黑我没看到垭口的标志碑,对于海拔高度,几个资料说的不一致,有说是海拔4487米,也有的说是海拔4523米,还有笼统说是海拔4500米的,我当时的CASIO
PRG-80T记录的是4255m(这玩意看来有一、二百米的误差,已经很不错了的),这是到目前它记录的最高高度了,时间是2006年10月1日20:38。
事后我曾经问给我们开车的曹师傅,这段路好像不怎么险要啊,他说主要是天黑了,你看不见,否则这还是很险要的一段山路啊。
这是我们此行翻越的最高峰了,同车的26个人倒都没有高原反应,可能我们含服了领队二木给我们的三七含片也有些帮助吧,这玩意是云南文山州的特产。
我们抵达日隆镇吃过晚饭后时间已经很晚了,我填饱了肚子,有机会看了一下路对面的商店,这些悬挂出售的牦牛肉干很有意思,有些类似云南的干巴。不过可没时间转了,已经十一点多了,得赶快回宾馆休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