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的业报

(2009-03-05 17:34:11)
标签:

宗教

业力

业报

六识

阿赖耶识

杂谈

分类: 蝎子人生

我们常看到有电视剧有演过一个和尚对某人说:你六根未净....。这六根,实际上说的就是人的眼、耳、口、鼻、身和意,由这六根产生的对外界的认知就是六识,佛教讲这六识就是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各种业无论是善是恶,都由这六识所造。

在佛教的理论中还提到了两识,末那和阿赖耶。末那识有点类似于人类的潜意识,并不能直接造业,而是业产生的根本,不作详说。

阿赖耶识,从各识产生的先后来说是八识之首。“阿赖耶”梵文的意思是无灭,从字面上理解阿赖耶的特性就是“历经生死流转而不破灭”,其他眼、耳、口、鼻、身、意和末那七识虽随着死亡而灭,但作用和产生的业力还存在于阿赖耶识中。

打比方来说,阿赖耶识就像是一片土壤,我们平时所念所为造成的业力是因,就像个种子种在这片土壤中,等待开花结果的时机,这时机就是缘。机缘成熟种子就会结果,这就是佛家讲的因缘果报。

由于阿赖耶识寄永不破灭,寄存着有始以来所有的业力,在人的肉体消亡后,阿赖耶识中的业力就会产生作用,根据善恶业力的多少指引新生命的方向,是进入天、人、阿修罗,还是恶鬼、畜牲和地狱道,这就是轮回。

所以说,阿赖耶识就是因果和生死轮回之根本。

 

在“了凡四训”中,了凡居士遭奇人孔先生断命,后来由于笃信佛教,命运发生重大的转折。此外还讲了很多因果报应的事例,这些当然无从考证了。

无论信不信奉佛教,存善心、发善念、做善事总是没错的,例如老夫生性散漫,要我精严持戒显然不靠谱儿,贪嗔痴恐怕是无力抑制,不若多做点善事,不求福报,但求恶报消除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