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晨笛声之行走天下
清晨笛声之行走天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553
  • 关注人气: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2025-08-10 09:49:21)
标签:

《金陵琐事》

前身

转世

徐达

徐鹏举

分类: 故纸堆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明代周晖撰《金陵琐事》卷一之“前身”中记载:

中山王相传乃关云长后身,大功坊内赐宅,在胜国时是关廟地基。

魏国公徐鹏举,母梦岳武穆入室,遂产公,因取武穆之字以为名。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所谓“前身,是指轮回前的生命,而转世之身则称为后身。所谓转世,是指人在逝去之后,其灵魂在轮回中投胎,重新诞生。这一概念在多种宗教中存在,如佛教和道教等。至于转世的具体方式和机制,不同的宗教中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理念都是灵魂的延续和轮回。

关羽(生年不详,至220年),徐达(1332年至1385年),期间相隔了一千多年。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说徐达乃关羽之“后身”,或因大功坊的徐宅曾为关帝庙所在的地基。

明代万历《应天府志》卷二十二中记载,“国朝徐太傅宅在旧内南,太傅居湫隘,太祖屡欲为易之,辄以天下未定,主上方宵衣旰食,敢以家为。及定中原,赐第于此,表其里曰‘大功’,以宠异之。有家庙,太常属官岁祀,以为常。”

明代顾炎武撰《肇域志》中记载,“徐太傅宅在大功坊,左带秦淮,右古御街。公以开国元勋,洪武初赐第于此。圣祖尝幸其宅,至今厅事客席,不敢据正,大门中扉,亦不轻启。宅内东南寓,有宗庙在焉,岁时致祭著太常祀典。”

据说,明初王朝定鼎金陵之后,明太祖朱元璋论功行赏,封徐达为魏国公,并将自己的吴王旧邸赐给徐达,徐达惶恐不受,于是朱元璋在旧邸的对面关帝庙旧址,为之另建新宅,并在左右各建一坊,名曰“大功坊。宅第的范围很广,东抵秦淮河,西至中华路,南至瞻园路,北达建康路。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岳飞(1103年至1142年),徐鹏举(生年不详,至1578年,徐达七世孙),期间相隔了将近四百年。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魏国公徐鹏举,母梦岳武穆入室,遂产公,因取武穆之字以为名。”同样的传说,不同的典籍中也有着不同的叙述。

明代沈德符撰《野获编》卷五中记载,“徐鹏举者,中山武宁王七世孙也。父奎壁,梦宋岳鄂王语之曰:‘吾一生艰苦,为权奸所陷,今世且投汝家,享几十年安闲富贵。’比生,遂以岳之字名之。及长则父已殁,以正德十二年嗣祖爵,至今上初元始薨,凡享国五十七年。为掌府及南京守备者数任,备极荣宠,较之武穆遭际,不啻什佰过之。然溺爱嬖妾郑氏,冒封夫人,因欲立其所生子邦宁,而弃长子邦瑞弗立,为言官所聚劾,致夺禄革管事,追夺郑氏所得告身,生平举动乖舛如此。其为守备时,值振武营兵变,为乱卒呼为草包,狼狈而走,全无名将风概。岂轮回已久,渐失其吾耶?又闻金陵人云,鹏举治圃于白门郊外,见一丘隆起,立命夷为平地。左右以形家言力止之,不听。比发之,乃大冢。或谏弗启,又大怒。剗之,则宋相秦忠献墓也。阅之大喜,剖其棺,弃骸水中,人谓真武穆报冤云。然成化乙巳,盗发秦墓于江宁镇,已有人记之矣。容再询之金陵故老。”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明代朱国桢撰《涌幢小品》卷二十中云,“安陆州故有岳武穆祠,为十八景之一,世宗龙飞升州为承天府,营造宫殿。祠遂湮废,万历中,守备杜正茂创于城西,辟土,下有积石甚多,取为周垣之用。恰相当,最后得一石碑,出而洗之,光泽可照,远望之,中有人影甚多。其一奇伟丰腴,簇拥而过。如此经日,众欢呼,以为武穆露形也。入夜,役卒守之,见一伟丈夫跃出,骑白马,冉冉乘云而上,从者数百,遥见天门开,一人衮冕迓之而入。守者惊伏,不敢出声,比明,碑上题一诗云:‘北伐随明主,南征拜上公。黄龙已尽醉,长待大明宫。’俄震雷,大雨洗去,一秀士录之。余官南雍,其人入监,出以示余。味之,则武穆已转世为英国,酬此愿矣。大约明神再生,必有奇迹,终以兵解,故英国卒终于土木。客有言英国,面白而肥,与魏公徐鹏举相类。徐之生,梦武穆到家,云当受汝家供养。则武穆在我朝,殆再转世矣。”

按照朱国桢的分析,那位“骑白马”的将军是英国公张辅,那碑上的诗说的正是张辅北征蒙古,南征安南的功绩。也就是说,张辅和徐鹏举二人都是岳飞在明代转世的后身。

张辅(1375年至1449年),字文弼,与其父张玉追随明成祖靖难有功,封信安伯,加新城侯,永乐年间以平安南之功封为英国公,明英宗时死于土木堡之难,追封定兴王,谥忠烈。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关于“转世”以及前后身的传说,自古以来,煞有介事者有之,无稽之谈者有之,各种言论层出不穷。

如明代周清源著《西湖二集》第十七卷“刘伯温荐贤平浙中”云,“……第一个开国功臣,真正是大有手段之人。那时还有魏国公徐达,他是关爷爷转世,生得长身高颧赤面,相貌与关真君一样;常遇春是尉迟恭转世,后来封为鄂国公;沐英是岳爷爷转世,所以相貌与岳少保一毫无二;又有李文忠为文武全才;其余邓愈、汤和、傅有德等,一时云龙风虎之臣,鹰扬罴貔之将,都是上天星宿,一群天神下降,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辅佐我洪武爷这位圣人,不数年间,成就了大明一统之业。”

明代冯梦龙著《古今小说》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说的是书生司马貌梦游冥界,见到韩信等汉代的开国功臣们向阎罗王状告刘邦及吕后残害功臣,司马貌代替阎罗王断狱,让刘邦、吕后投胎为汉献帝和伏后,让项羽转世为关羽,樊哙为张飞,纪信为赵云,丁公为周瑜,萧何为杨修,许复为庞统,蒯通为诸葛孔明,以及项羽为曹操,英布为孙权,彭越为刘备等,十分热闹,却也可见“转世”之说的深入人心。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除了“转世”之说外,还有一种说法为“下凡”。

下凡,是传统神话中的一种说法。指天庭的神仙,出于某种目的或者情感,来到人间进行某种活动或完成某个任务。和转世不同,下凡更多的是神仙主动选择来到人间,而不是灵魂的轮回转生。

传说徐达是右弼星下凡,来辅佐朱元璋成就大业。明代小说《英烈传》第八回中有一段描述,其中云,“……(太祖)席间便问李善长说:‘我欲立一员大将,统摄军机,未知何人可用?’李善长云:‘昔汉高祖问萧何说,「谁人可将?」萧何对说,「周勃敦厚少智,灌婴爱欲不明,樊哙勇而无才,王陵气小不大。凡为大将者,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国君好贤,贤才必至。」今欲求大将,庶几一人可当此任。’太祖问说:‘是谁?’善长说:‘濠州城外永丰县,有一人姓徐名达,字国显,祖籍凤阳人,精通韬略,名震乡关。母亲生他之夕,合乡老小望见北斗右弼星光,竟从他家瓦上坠下,呼啦啦如霹雳一声,满空中如火的焰焰不息,不移时便生他下来,如今也有二十余岁。’……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而徐鹏举,虽然也说是岳飞的“后身”,但的确无法与岳武穆相提并论。

林纾先生(1852年至1924年)的《畏庐琐记》中有篇题为《后身》的短文,提及到了此事。其中云,“人之稍有智慧者,即自称曰‘余为某名人后身’,无稽之说,辩不胜辩。又不已者,又自托为王蛇,为天狗,为猴,不一而足。此皆好奇以炫世,不足当人一笑。其最可笑者,沈德符《野获编》载:徐鹏举岳,其父奎璧,梦宋岳忠武谓之曰:‘吾一生艰苦,今且投汝家,享几十年安闲富贵。’遂生鹏举,即以岳名之。岳长成时,无心竟发秦桧之墓,人益神之。然无胆,遇兵变,狼狈而走,人呼为‘徐草包’。据此而观,徐氏为忠武后身,类耶不类耶?人于呼‘草包’时,辩其非是。余则谓梦中之语,亦决非忠武口吻。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前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