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2024-07-27 09:57:56)
标签:

《金陵琐事》

逍遥楼

关王庙

淮清桥

弈棋

分类: 故纸堆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明代周晖撰《金陵琐事》卷三之“逍遥楼”中记载:

太祖造逍遥楼,见人博弈者、养禽鸟者、游手游食者,拘于楼上,使之逍遥,尽皆饿死。楼在淮清桥东北临河,对洞神宫之后,今关王庙是其地。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楼以逍遥著,楼名美若斯。只供心上乐,难救腹中饥。法更严鞭扑,人胡好戏嬉。至今遗庙在,神位镇邪魑。”这是清代周宝偀的《逍遥楼》诗,其诗序云,“淮清桥河沿,今关帝庙地。明太祖于民之好博者因于楼中,付赌具,令饿死,后因作祟,立庙镇之。”

逍遥楼,在淮清桥一带,明代《金陵古今图考》中的“明都城图”上,可以看见“淮清桥”以及“洞神宫”,逍遥楼便应该在此附近。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淮清桥,位于建康路东段,秦淮河与青溪汇合处。桥始建于东晋,因跨青溪之上,古名“青溪大桥”,后因桥位于青溪入淮之处,又称“淮青桥”,又称“淮清桥”。

六朝时期,桥旁风景清幽,成为达官贵人的聚居之地,宋代时此处又建了青溪阁,明代时期附近不仅是名胜风景区,也是歌舞闹市地。现在的桥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949年后,桥面和桥栏等多次重修。桥长17.70米,桥面宽14米,桥面高程10.25米,仍为石拱结构,拱顶底面高程9.60米。19923月,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洞神宫,1950年时尚在。明代葛寅亮撰《金陵玄观志》中记载,“洞神宫,在都城内,中城淮清桥。去所统朝天宫三里。宋建。正德间重修。按《金陵志》载:景定诸志,旧在蒋山太平兴国寺东。宋景定四年,制使姚希得创蜀三神庙于青溪侧,旁盖道宫,为祈报燎槱之所,因以洞神旧额加之。旧有溪光山色。亭后改青溪堂,今废。国朝仍名洞神宫。”

洞神宫曾位于建康路151号,明代时期,为中等宫观。民国时,以做斋醮法事为业,属南京三大宫观之一,有灵官殿、三清殿等房屋30余间,东至淮清桥,南至建康路,北至秦淮河,西至四象桥。抗战期间遭到破坏,1946年后,为民国政府公安派出所占用;1950年后,多数房屋和基址为南京酿化厂及建康路小学,1998年拆迁,洞神宫完全消失。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明代《南京都察院志》中记载,“关王庙,即逍遥楼地。”明代《金陵梵刹志》卷二十三中记载,“佑国庵,在都城内淮清桥,中城地。南去所领承恩寺一里。即国初逍遥楼址。永乐间,钦赐永康侯。后建庵,云水相聚,栖泊不常。”

明代顾起元撰《客座赘语》卷十中记载,“俗传淮清桥北逍遥楼,太祖所建,以处游惰子弟者。按:陈太史《维桢录》纪,太祖恶游手博塞之民,凡有不务本,逐末、博弈、局戏者,皆捕之,禁锢于其所,名‘逍遥牢’。”

清代《新修江宁府志》卷九中记载,“逍遥楼,明祖恶游民嗜博者,剏逍遥楼于淮清桥北,备诸博器于中,犯者闭入数日,饿毙矣。其后饿鬼颇为祟,因改建铁关帝庙以镇之,今庙祀甚盛。”

《钟南淮北区域志》中记载,“抵淮清桥,桥东,明洪武初有逍遥楼。楼为明太祖所造,见人博弈者、养禽鸟者、游手耗食,拘置楼中,使之逍遥,尽皆饿死,楼后废为关王庙。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南京简志》中记载,“逍遥楼,在淮清桥北,明太祖朱元璋所建。明太祖厌恶游惰嗜赌之民,将不务本、逐末、博弈、局戏者,皆捕之,禁锢于此,又称逍遥牢。据《嘉庆江宁府志·卷九》载,楼中备诸赌博用具,犯者闭入数日,饿毙。其后饿鬼时有作祟,因改建铁关帝庙以镇之。”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据说,在明代初年,秦淮河一带赌博之风盛行,不劳而获者到处滋事。为了维护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朱元璋下令进行整顿。于是,在淮清桥旁建了一座“逍遥楼”,将博弈者、养禽鸟者、游手好闲者、违法乱纲者,拘置于楼,楼中遍地赌具,使其在此“逍遥”,但不给吃喝,直至饿死。如此一来,社会风气迅速扭转,赌博现象得到禁止,治安状况明显改善。正如清代周宝偀《逍遥楼》诗中所云,“楼以逍遥著,楼名美若斯。只供心上乐,难救腹中饥。”

至于那座“关帝庙”,相传那些不劳而获者因害怕被送到逍遥楼,便在楼的附近装神弄鬼,说是逍遥楼里的饿死鬼出来作祟了,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夜无行人。为了安定人心,朱元璋便将逍遥楼改作关帝庙,以关羽的“神威”镇住那些邪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在明代初年,有“轻烟”“澹粉”“梅妍”“柳翠”“醉仙”“鹤鸣”等春风花月的“十六楼”,也有这座“逍遥楼”,只是,“十六楼”是为了延揽四方宾客,而“逍遥楼”则是为赌博、玩鸟等游手好闲之辈专设的。据说,在历史上,“十六楼”的名气很大,然而“逍遥楼”的名气却还要大。

朱元璋建“逍遥楼”,以惩戒那些“博弈者、养禽鸟者、游手游食者”,手段似乎过于残忍,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明代初年统治者严厉禁赌的决心。明代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的“刑部·赌博历禁”中云,“……洪武二十二年圣旨,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者卸脚,犯者必如法施行。今赌博者亦当加以肉刑,如太祖初制,解其腕可也。”足以见惩治力度之大。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所谓“双陆”,“由握槊演变而来,因局如棋盘,左右各六路”,双陆本是胡人的游戏,玩法是以木为盘,盘中彼此内外各设六梁;所谓“蹴圆”,即蹴鞠,为古老的体育运动。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只是,朱元璋好像很喜爱下围棋,传说莫愁湖的那座“胜棋楼”,就是朱元璋与徐达弈棋之所。朱元璋好像也很喜爱画眉鸟,专门作有《画眉赋》,文中极尽赞美之词,其中云:

岁在庚申春二月二十有八日,督政务于奉天门下。是日也,春阴方霁,日色暄和,淑气薰蒸,万汇咸亨。朕务少暇分刻,略盘桓于左右,见内臣将所豢画眉置于栏下。斯鸟感淑气之浮游,呼群之意啭,声泠然而美听。故为之词。

阅俊禽之在野,苍身而彩眉。感初气鸿蒙之时,哢晴啭语,为音和而无倚。久求侣而不获,乐人听而为奇。入珠笼之翠琐,美易食以朝期。羽日鲜鲜而耀采,爽雕楹之悬宜。金足舒而称首蜡,吻烂然而无移。舌微调而声韵,翅轻举以宜枝。昔在野之佳音,入牢笼而愈弥。

夫何时也,华烂熳似锦帷,正鹰燕之高低。比雄长之翱翔兮,运扶摇之天倪。假鹏之旷翅,四际荒涯。虽息于六月,志同鹏而相知。观彼苍之遥兮,适莽苍之陲。且间而无遐,的论而无私也。迩遐之可鉴,通升降者有之。今也声和羽彩,为人爱猗。若声调如旧,整翼鲜齐。求近雕栏而富,后千载而名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逍遥楼,“楼以逍遥著,楼名美若斯。只供心上乐,难救腹中饥。法更严鞭扑,人胡好戏嬉。至今遗庙在,神位镇邪魑。”如今楼已不再,但故事则流传至今……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徜徉典籍:金陵琐事·逍遥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