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2021-03-04 11:16:29)
标签:

颐和路公馆区

江苏路1号

民国建筑

谭道平

南京保卫战

分类: 览金陵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每座城市,有多少条街巷,就会有多少个“一号”的门牌。而在南京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里,很多街巷的“一号”门牌里,都有着一座饱经沧桑的建筑。比如,北极阁1号的宋子文旧居,广州路小粉桥1号的拉贝故居,百步坡1号的翁文灏公馆,珞珈路1号的毛邦初公馆,祁家桥1号的林蔚公馆,五台山1号的袁晓园旧居,宁海路1号的成济安和任瘦青旧居……,而江苏路1号则是谭道平旧居。

谭道平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江苏路1号。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江苏路,是南京市鼓楼区中部的一条街道,街道呈“J”字形,长度约1000米左右。江苏路1号位于江苏路的南端,临近宁海路以及宁海路与江苏路、莫干路、牯岭路等街巷的交汇处。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这一带被称之为“颐和路民国时期公馆风貌区”,在民国时期,这里按照《首都计划》实施了最大的住宅示范区。自1933年开始陆续建成287处独立式花园住宅,现存225处,是西方现代设计手法的建筑作品,也是南京近代建筑的集中展示区。

在这片37.80万平方米的区域内,现存的225幢建筑,分布在以颐和路为中心轴线的大小不等的12个片区内,这些房屋千姿百态,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颐和路公馆区第十二片区处在江苏路和宁海路合围的三角形区域内,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现有26幢民国时期的建筑,江苏路1号建筑便是其中的一幢,也是片区内极少数没有进行改造出新、基本维持原貌的一幢建筑。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由山西路或北京西路,行至位于宁海路与江苏路、莫干路、牯岭路等街巷交汇处的“宁海路广场”,在江苏路与宁海路的相交位置,便是江苏路1号建筑。站在江苏路、宁海路和“宁海路广场”上,都可以看见围墙之中的这幢建筑。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江苏路1号,黑色的铁皮大门,门的两侧分别有着“江苏路1号”的门牌号码,以及那种老式的黄色信报箱。在大门的一侧,悬挂着“不可移动文物”的标志牌,“江苏路1号民国建筑”于2014630日被南京市鼓楼区文化局列入“南京市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轻轻的推开虚掩着的大门,一幢青灰色外墙的建筑出现在眼前,一种破旧的感觉迎面袭来,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体上赫然写着的白色大字,“危险!游客免进,后果自负,小心掉瓦”,还有一个大大的眼睛和一个指向上方的箭头。

顺着箭头朝上看去,看见的是已经破损的屋檐。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江苏路1号建筑,建于1937年,占地面积990平方米,有砖木结构西式楼房1213间,平房25间,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现存主楼1幢,平房2幢。主楼朝南,青砖水泥外墙,大坡屋架顶,青瓦四坡顶,带壁炉,钢制及木制门窗,北侧、东北侧平房2幢,均为水泥外墙,四坡顶青瓦。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看上去有些陈旧,似乎很久没有维修过。砖瓦上布满了灰土和青苔,木檩条有不少也已经朽坏,雨水管锈迹斑斑且残缺不全,窗框也布满锈迹。据说逢到刮风下雨的天气,房子还会渗漏,房顶的瓦片也曾多次掉落,室内的地板有些已经朽坏,地板缝隙很大,踩踏上去吱嘎作响,楼道的墙壁也满是油烟灰尘……,似乎只有如此陈旧,才能够透露出沧桑的气息。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的院落因为毗邻宁海路广场,在江苏路、宁海路合围的三角形区域的端部,受到宁海路和江苏路的挤压,因此院落地块为类似三角形状的不规则四边形。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院落四周除了原先的平房之外,还有一些搭建的房屋,空地上种植了花草等植物,整体上显得有些凌乱。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江苏路1号建筑,为凌君珂于1937年购地建造。1949年,时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主任的谭道平(化名谭月浪)购买自住。在此之前,曾任东北警察总局局长的杨圣法也曾居住与此。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谭道平(1904年至1985年),湖南长沙人,军官学校毕业,长期在地方部队任职,1949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主任。再次回到大陆,谭道平被任命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和湖南省政协委员,1985年因病逝世。

广州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黄埔军校将帅录》中介绍了谭道平的详细经历,“谭道平,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科毕业。别号曼浦,湖南长沙人。大学正则班第十一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教导三师连附、参谋,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中校科员、副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处科长,第三战区高参兼参谋处上校课长,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19435月任第二十三集团军总部参谋长,苏浙皖边游击挺进纵队参谋长。1946年起任第六十二师师长,第二十八军副军长,闽北师管区司令。19489月授少将,任参谋本部参谋总长办公室主任。1949年到台湾。”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谭道平,为《南京卫戍战史话》一书的作者。

《南京卫戍战史话》一书,由东南文化事业出版社19465月(民国35年)年出版,同年7月再版。

谭道平曾起草过用以保卫南京的《南京防守计划》等材料,在《南京卫戍战史话》中,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较为客观的记述了当年的战争。谭道平在书中“自序”中写道,“南京卫戍战争,为我中华民族神圣抗战史中之著名战役。牺牲重大,战斗惨烈,旷古之所无有,中外之所震惊,而于战略政略,威就尤鉅,顾事实真相,经过始末,以时日久远,亦渐趋湮没。道平身历其境,躬逢其会,自战争开始,以至我军退却,历次举开重要会议,多列席旁听,或担任记录,领袖训示,历历在目,将士浴血奋斗,情景如昨,故每于炮声喧天,万急百忙之际,辄抽寻时机,追笔记之。”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南京保卫战,又称作“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之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1937年(民国26年)12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上军队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长官,部署南京保卫战。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南京各城门先后被日军攻陷,守军节节抵抗,牺牲无数。12日,唐生智奉蒋介石的命令,下达守军撤退令。守军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数滞留城内,被日军大量屠杀,损失惨重。1213日,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破旧的情景,与周边其他经过修缮的建筑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说2008年颐和路十二片区进行改造时,原本在规划范围内的此建筑,因为其特殊原因,最终并没有被纳入改造的计划。或许以这样的形式留存下来的建筑,才能够有着其他建筑所不具备的沧桑气息和岁月痕迹,只是房屋的确是需要进行维护整修了,现在的屋顶和屋脊上被铺上一层亮闪闪的不知什么材料,可能是为了随时会到来的风雨天气吧?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站在此处,对往事的回忆和历史的回顾,仿佛有了更加真实的依据。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建筑物语:江苏路1号谭道平旧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