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节约VS忧患意识

一次我随着一个教育参观团参观日本的教育。在一个县级中学里,我们随堂听了几节日本孩子的课。说实话,课并没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另一件看起来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当时正值炎炎夏日,就在我们听课的时候,突然外面狂风大作,一会儿天空就堆满了乌云,教室里立刻暗了下来。在教师的示意下,孩子们打开了教室里的灯。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随着孩子们一起走出了教室。就在我们陆续走出来的时候,一个孩子在经过教室门口时,顺手将教室的灯关掉了,只留下一盏日光灯。我们笑了,因为我们以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国内也有这样调皮的孩子,喜欢对墙壁上的开关动动手脚。
一会儿铃声响起,我们又陆续走进了这间教室,就在我们和学生们全部就座后,刚才那位同学又从座位上走了出来,一一将教室的灯打开。这时候,我们觉得事情好像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课后,日本老师告诉我们:现在全国都在大力提倡节约能源,就连上班职员在办公室内必须西装革履的规定,现在也宽松了,他们可以穿上比较凉爽休闲的短袖T恤衫。我们学校当然要积极地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们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从我做起,注意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因此在教室里,我们要求孩子们只有在上课需要的时候才可以打开所有的照明灯,一旦课间我们出去休息,就要关掉不需要的灯,仅仅留下一两盏照明即可。
回到宾馆,同行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如出一辙的故事。他说:“在国内的时候,一次参加市属重点小学的教学观摩课,同是炎热的夏季,为了避免阳光的直射,窗户拉着窗帘,教室很暗。为什么不开灯?是不是停电了?我想。这时,天突然下起雨来,教师的板书看不清了,老师示意孩子把日光灯打开。下课的时候还特别提醒值日的孩子关灯。我庆幸国内节约意识普及教育的到位。可是,课后孩子的回答却让我大吃一惊,学生说:‘老师告诉我们,现在水、电费涨价了,学校没有钱,要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说到这里,我看到朋友眼中的怅然与一脸的无奈。
一夜无眠,同是教育者,在节约意识上对孩子们的教育却有质的区别。也许是我们的教育者头脑中依然是儿时接受的“地大物博”的传统教育,要知道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是“地大物薄”了。而这种能源危机意识的淡薄必将会造成教育上的严重缺失,这值得我们的教育者去认真地思考。
日本在二战之后是一片废墟,当时,日本的国土上,到处可见衣衫褴褛的母亲带着面黄肌瘦的孩子走在废墟上,手里提着分好类的生活垃圾。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响应政府的号召,将生活垃圾分类后送到垃圾处理中心,让有用的废品能够得到循环利用。今天,日本的经济已经傲视全球了,可是他们还是有一种深深的关于能源的忧患意识,并且将这种意识深深地植根于孩子的心中,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啊!
来源《东西南北·生态天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