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东快递变身“辣椒车” 刘强东死磕O2O

(2015-04-03 16:06:30)
标签:

京东

辣椒

刘强东

o2o

分类: 互联网
之前,马云吐槽刘强东自建快递,3万多人仓储配送人员带病跑,很难盈利,这个说法我是不同意的。为什么说呢?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过渡到现在的O2O和互联网+的时代,线下实体经济和门店的资源优势就显露出来了。未来拼的是与用户的连接能力,一个是线上,一个是线下,多数互联网企业在线下缺少通道,而遍布全国的快递和配送网络相比门店,是典型的强连接。

所以说,电商自建物流配送网络的话,早晚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这两天,京东在北京的快递“小哥”玩了个“变脸”的游戏,所有的配送快递员带着辣椒头套,送货车都被包装成了辣椒的海报,报价还699元,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吸引了不少公众的眼球。很多人都有疑问,京东这是准备卖辣椒了?辣椒699元也是醉了。

真相是什么?

那么,真相又是什么呢?实际上,699元卖的是小辣椒的手机,与京东JDPHONE计划合作的一款千元以下手机,新机红辣椒Note会在4月7日在京东首发开售。显然,这是一起典型的炒作事件,追求的是吸引眼球和注意力,为即将上市的小辣椒NOTE手机造势。由于公众对京东快递车和快递员早已习惯了往常的模样,突然“化妆”了,自然能引发关注。

这其实就是我文章开头提到的快速配送网络所延伸出来的营销价值。目前,京东线上的推广资源不断涨价是一个事实,毕竟资源是稀缺的,所以商家都会去挤独木桥。但往往忽视了流动性极强的快递车和快递员,就像公交车车身广告一样,送货车的推广效应更突出,一旦在创意上发挥得当,相当于花小钱办大事。

拿这次辣椒车送货事件为例,通过辣椒式的包装,一下子就吸引了眼球,接着又植入了“悬念”,很多人会猜测京东这是卖辣椒,还是搞什么名堂,这样事件就会持续发酵,并引发网友拍照上传到微博、微信朋友圈,形成病毒式的传播效应,最终抛出答案。

而巧妙的是,这次事件夹带了两个传播诉求,一个是即将开售的小辣椒手机,本身是不起眼的低价手机,还能得到关注。只不过不确定京东与小辣椒有没有营销费用上的合作;另一个诉求是,京东前两天推出的O2O平台“拍到家”的APP,并正式设立了独立O2O业务的子公司,还宣称要整合广场舞大妈,为生鲜业务送货。这次辣椒事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京东在炒作刚上线的生鲜O2O业务。

刘强东为O2O站台

从营销的角度看,小辣椒手机与生鲜O2O业务是一石二鸟,但葫芦里卖的还是O2O的药。实际上,京东对O2O业务的重视度已经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内部,拍到家被刘强东看作是“具备战略属性的京东O2O互联网产品”,从强东哥亲自站台,还专门发朋友圈拉票,“2015年!再次投身业务第一线:亲自领导一个全新部门—— 拍到家。把大街小巷所有商店里面的商品和服务都视为京东库存进行销售。”看得出来,强东哥这次是真正要在O2O领域出手了。

其实,电商企业整体在O2O板块,还处在一个试水的阶段,就连淘宝、天猫和支付宝,拥有足够大的体量,也在O2O方面建树并不多。京东在O2O上面的探索也比较曲折,从去年3月结盟北、上、广的万家便利店,通过位置匹配,实现便利店送货上门服务;9月份又推“京东快点”的微信公众号,在北京望京地区测试,主营奶品、冻品、生鲜果蔬、休闲食品等类目商品。但都没打开局面,也没多大的影响力,这算是摸索。

这次“拍到家”产品应该不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么简单了。以往都是在京东开个频道或弄个公众号,出身上看就有点小打小闹的感觉。“拍到家”一上马就是独立APP的形态,并未藏到京东官方APP里,短期不能借积累的用户和流量,且成立了独立业务的子公司,看来是志在长远。按照对外的说辞,“拍到家”要做的是社区3公里的生意,靠自主的配送网络主营生鲜丶食品和服务。

如果想象一下的话,这是刘强东下的O2O的一盘大棋,生鲜果蔬只是第一步棋,卡位的是当下大热的社区O2O和生门服务,相比其他同行来说,京东有现成的快递配送站和人员网络覆盖,又与终端用户有高频的连接和接触,通道有了,把超时、商城、便利店和外卖、美甲、家政、洗衣、按摩等O2O业务“装”进来就行了。但究竟能不能成功,或许取决于与外部商户的谈判和整合能力。而更激进的预测,强东哥如果足够有钱和任性的话,完全可以通过一连串的收购,串接出一大票的O2O企业,进而形成一个生态圈。

所以说,这次快递辣椒车事件表明,卖小辣椒的手机仅仅是个面子,社区O2O业务才是真正的里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