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视剧进入快餐时代 吐槽也是生产力!

(2015-01-20 11:45:32)
标签:

吐槽

影视剧

自制剧

乐视

优酷

分类: 互联网

这 真是一个吐槽的时代,不管好与不好,众口越来越难调,所以吐槽正成为一种新常态。最近,有一部乐视制造出品的《拐个皇帝回现代》的神剧突然爆红了,之所以 说“神”,并不是因为有大牌导演和明星助阵,更不是因为剧本有群体基础和品质保证,相反,原因也很简单,这部剧在制作上是小成本,引发了网友们一波波的吐 槽,结果就突然蹿红了。

 

《拐个皇帝回现代》凭什么火?

事实上,这一两年的影视剧市场中,吐槽正成为一种现象级的话题,几乎每一部电影或电视剧都难逃吐槽命运。

拿 《拐个皇帝回现代》这部不起眼的乐视自制剧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快餐式”的消费品,无论从制作、主演、剧本、成本投入等各个方面,都很难与年度大剧PK, 按正常的逻辑来看,根本不具备对抗的实力。但为什么能受关注并突然走红,甚至还登上了B站电视剧排行榜的第一名。个人认为有三个理由:

一 是名字吸引人,借势热点,本身属于流行的题材,讲述了一个现代孤女偶然间来到古代,为了生存不得不与后宫众佳丽勾心斗角的虐心故事,该剧集合了宫斗、N角 恋、虐心等多种元素,有群众基础,《宫》、《甄嬛传》、《武媚娘传奇》等年度神剧都属此类,屡试不爽。而且,在宫廷戏扎堆时,很容易去对比和建立参照系, 这样容易产生槽点。

二 是观众的吐槽产生了放大效应,由于来源于网络文学改编,在台词和拍摄、制作等环节上,存在诸多的槽点,比如很多网友专门收集了里面的一些精彩台词,由于经 典又切中观众心理,还有段子的水平,形成了主动传播力。又如网友吐槽《拐个皇帝回现代》的剧组堪称史上最“穷”,还剪出了一些画面,配上了“义乌金店店主 赞助”、“淘宝爆款古装女主服饰”等有趣的旁白,引发了更多网友的围观和吐槽。

三 是观众口味的变化,这几年,不管是娱乐综艺节目,还是影视剧,都有一个明显的趋势,迎合年轻消费群的口味。如果走正统的路线,产生口碑效应的难度过大,所 以才会频频上演虐心的元素,综艺节目就是一个信号,从最初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到现在的《奔跑吧,兄弟》、《一年级》、《两天两夜》,明星从天 上掉到地下,从虐草根比谁更惨到“虐星”的真实版,这正成为一种主流的网络文化。

总 体看,《拐个皇帝回现代》这部剧,能火爆起来,吐槽所产生的推动力要占到8成以上,以上三点理由让吐槽有了很大的发挥余地,让剧情之外增添了趣味性、搞笑 的元素,网友们联合自发组成“找茬团”,对台词、演员行头,还有道具比如自行车、皇帝的帽子、服装和发饰、假头套等的吐槽,这相当于相声的“捧哏”,形成 了自传播、自放大的效应。

 

吐槽不是宣泄、抱怨,是新生产力!

其 实,现在有不少影视剧、综艺节目都在迎合观众的消费需求,过去一些亘古不变的规则都在失效,整个影视产业好与坏的边界趋于模糊,这是一种价值观迁移和文化 快消费节奏带来的红利效应。所以很多影视剧在剧本、投拍、营销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市场的需求特征,提前埋伏下了“包袱”,让观众在影视剧观看中“吐槽”,营 销中扮演接力棒的角色,最终撬动票房和收视率。

所 以来看《拐个皇帝回现代》这部小成本的自制剧,虽然来自于乐视这样的互联网企业,阵容、场景和剧情上很难与大家出手那么鸿篇巨制,但不排除有这样的嫌疑: 乐视一开始就是有意为之,事先就将吐槽的“槽点”设置其中,通过植入这些漏洞或引发吐槽的元素,借助观众的嘴和力量去摇旗呐喊。如果属实的话,这就是典型 的炮制出来的一部自制剧。当然,或许乐视在宣传点的选择上,也别出心裁,成功的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剧目本身的吐槽上。

这 种作法是不是值得提倡呢?相信会有很多人质疑,如果每家都靠降低影片质量或留瑕疵来获得吐槽空间的话,那会不会成为不专业、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实际上这 里有一个误区,吐槽并非故意制造垃圾内容,前提是不影响观感,不能让观众腻烦,否则结果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可以揶揄,可以拆台,但绝对不等于抱怨、发 泄或喷人,这里面就有一个度和学问,预留吐槽点和互动空间,由观众来填补,最终拼接在一起,万千吐槽声中成就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神剧。

以 往,我们认为影评、网友吐槽等是影视剧作品的衍生品,但现在吐槽正逐渐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口碑效应是一个道理。所以才会有弹幕这种玩意冒出来,还受到很 多90后群体们的追捧,一边追剧一边看实时点评,玩的不亦乐乎,未来会不会成为一种主流形态,虽然各界说法不一,但确实是一种新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正向 影视剧的上游侵袭,并传递到投拍、制作和票房收益等各个环节,并产生了狗血剧、拼接剧横行的副作品。

吐 槽会不会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这个观点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会起到明显的扩散和传播的效应。能举出的例子也很多,国民级老公王思聪的品牌和影响力就可以 看做是一部吐槽史,网易“无跟帖不新闻”的口号也是吐槽价值的背书,“作业本”、“留几手”等段子手也是“神吐槽”的典型。可以说,“无吐槽不收视”会成 为当下小荧屏的一个常态,观众一边评论剧情却按捺不住追剧的心,吐槽声一片却收视长红,《富春山居图》、《神雕侠侣》、《匆匆那年》等表现不俗的影视作 品,都离不开吐槽的推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