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PP草莽时代结束 开发者别被性能黑洞“黑”了

(2014-07-24 13:58:08)
标签:

应用性能黑洞

app

开发者

监测

分类: 互联网
当前,APP开发者正进入当年站长群体的“陷阱”,不仅生存状况堪忧,还得面临后续推广、运营等一系列的难题。在APP应用走过“红利期”后,一款APP想要在红海中厮杀出来,并获得良好的盈利,几乎成了天方夜谭。但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依然存在,移动互联网的行业特征决定,碎片化、垂直化的应用依然存在机会,只不过进入“深水区”后,想赚一票就走的投机机会没有了。精细化运营时代将开启。

现在,抛出一个问题,一款APP如果不能成功突围,问题和瓶颈在哪里?有人可能说,应用商店推广成本攀高,成了富二代才能玩起的独木桥游戏;也有人说,产品定位和功能不达标,找不到用户的痛点;当然也会有技术、资金不足,产品迭代和逻辑有问题,没有互联网的思维,等诸多一系列的原因。但很多开发者都会存在一个盲区,你的APP应用性能究竟怎么样?事实上,这才是吞噬用户的元凶,却被无情地忽视了。

应用性能黑洞有多“黑”

其实,APP应用性能黑洞,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很多中小开发者最容易忽略掉。最近,基调网络旗下的应用性能监测平台——听云平台监测针对应用性能问题研究后发现,有十大性能问题危害最大,上榜的TOP10中分别为连接超时、闪退、卡顿、崩溃、黑白屏、网络劫持、交互性能差、CPU使用率问题、内存泄露、不良接口。相信,这些现象,很多人在自己安装的APP中都发现过,即使有6亿用户的大佬级的微信,也不可避免地在这些阴沟里翻船。

这种性能上的问题究竟危害程度多高呢?根据听云平台监测数据表明:每日由于十大应用性能问题所造成的用户流失达活跃用户的5%,其中Android系统每日用户流失占比61%,iOS占比39%。应用一旦上线,出现性能问题,用户下一步会怎么操作呢?监测数据给出答案:有32%的用户选择竞品,9%的用户直接卸载应用,59%的用户会选择冷处理,而开发者却一无所知。

对此,很多APP开发者都容易掉进“误区”,APP应用的留存率、活跃度不高,花费了巨大的推广费砸到应用商店、线下和预装等渠道上,还得搞复杂的刷榜、推荐位、媒体曝光等动作,结果换取来的用户不能留存,还不断地出现流失或休眠。关键是多数开发者还没看到问题出在哪。这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

开发者思维要拨乱反正

做一个调查发现,一款APP应用,如果持续出现用户流失等问题,多数开发者会将原因归结于产品设计、产品逻辑等有密切关系的环节,会投精力放在优化产品功能和逻辑上去,真实的问题被掩盖起来。崩溃、闪退、网络出错......等现象的出现,足以吞噬用户,这相当于跟用户说“再见”,而且可能是永久性流失。在移动互联网注意力成本不断提高的今天,试想,哪款应用能禁得起这样的折腾?

这就需要在思维上拨乱反正,传统的惯性思维认为,应用上线后就是营销与产品迭代的事情,用户有一定程度的流失是正常的,运营好产品就能保持平衡;而真正应该正视的是,产品上线后,应用性能是第一道关,不合格的话,后续任何一步动作,都是在给自己“挖坑”,甚至导致前期的研发、设计等打了水漂。

当然,有一些中小开发者也意识到这一点,但马上也会碰到天花板。其实,应用性能表现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出现的频率与错误种类绝对超乎想象。听云平台曾做了一个组合统计,如果面向5079个不同机型、1172种操作系统以及18家运营商分析,应用性能问题组合为5.79*1173*18=1亿零700万种。对于中小应用开发者来说,如果没开放、公共的平台来支持的话,这几乎无解。

怎么帮开发者走向正轨

这年头,围绕着开发者做生意的很多,大到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提供云计算、大数据等基础云服务支持,以及各种地图、LBS、应用模块APP的调用,小到一些提供适配、测试、数据统计等第三方平台,开发者只需要关注到产品功能、逻辑和业务模式上,其余的环节都可通过第三方来支持和满足。应用性能问题也是一个“黑洞”,在听云平台出来前,中小开发者由于不具备技术能力,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只能忍受。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概念上的混淆,有人认为,针对移动开发者,行业里并不缺乏适配和测试平台,比如像Testin等适配产品,在应用开发者群众也有很高的使用率,但实际上,这种适配仅仅解决上线前的环节,并不能解决上线后应用性能的核心问题。这个环节缺位的话,就谈不上应用性能的管理,用户留存率低和流失现象就没法根治。数据显示,有69%的移动开发者让自己的应用在上线后“裸奔”,可见,关注应用性能黑洞现象的迫切性。
http://s4/mw690/0018Kk1Lzy6KHbZD0Px73&690开发者别被性能黑洞“黑”了" TITLE="APP草莽时代结束 开发者别被性能黑洞“黑”了" />



未来,无论是针对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会有越来越多的开放、公用的能力出现,让开发者可以自由调用,不仅降低了开发成本,加快了APP的上线周期,更能实现产品的聚焦,最大限度地提升用户体验。其实国外也有类似听云的New relic这样的性能监测工具,并先后拿到了1.15亿美元的投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但在中国没啥声音,本地化做得差。相比,基调网络旗下的听云平台,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采取了完全免费的模式,以行业颠覆者的身份入局,这意味着门槛的降低,任何一个应用APP都可免费“诊断”,同时也必然会成为移动开发者们的标配工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