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渠道下沉是将阿里的军!
(2014-07-01 09:43:13)
标签:
京东阿里苏宁渠道下沉电商 |
分类: 互联网 |
上市后的京东开始了更激进的扩张战略,最近刚过去的6.18网购节,在天猫、苏宁、国美等同行的追捧下,已成为行业里仅次于阿里双十一的节日,但6.18只能算是一、二线城市的狂欢,京东的地盘也集中于此。与淘宝、百度、腾讯比,京东这个有望与BAT掰手腕的巨头,缺的是什么?三到六线城市的品牌和知名度、订单。6月27日,京东针对三到六线城市,发起了“大篷车百城行”活动,看得出来,京东要在县乡镇市场搞“偷袭”,也是为京东布好的局注入流量。
渠道下沉为什么?
中国电商领域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熟悉电商行业的人都清楚:一是移动电商,格局未定,存在机会;二是三到六线城市,农村和乡镇是未来的增长点。而且这两个方面基本是同步的,可以协同发力。据京东内部的线人爆料,老刘上半年关注的三件大事中,除了6.18、上市外,渠道下沉是谈到最多的,也是京东2014年最大的战略重点。
对京东来说,高调大举搞“渠道下沉”有三个原因:一是赶上的节奏很好,在一、二线城市,京东已经完成了圈地运动,用户、订单规模和品牌知名度等达到了一个高的份额,在电脑、手机、家电等3C领域还处于领跑地位,顺势进入三到六线城市,在刘强东的战略规划中;其次是移动和三六城市的窗口期刚开启,做早了不划算,做晚了会贻误战机。当下最适合。
二是,农村有一句老话,“要致富,先修路”,京东的物流配送网络已经延伸到了三到六城市。在34个城市拥有82个仓库,在476个城市设置了1485个配送站以及212个自提点,28000多名配送和仓储人员,到今年的3月底,京东的自营配送站已覆盖全国495个城市,将一、二线城市享有的当日达、次日达配送服务,向三到六线城市“复制”,大幅提速配送。据说,老刘还独创了“先锋站”的模式,鼓励员工回“老家”创业,开设配送站,将最后一公里的触角加速延伸。内部数据也显示,京东的自营配送体系,先锋站开了135个,已覆盖了全国60%的区县和全国75%以上的城市。这实际上是铺路的节奏。
怎么个玩法?
其实,不仅是京东,几乎所有的电商都会把战场腾挪到三到六线城市,因为一二线做增量,难度已加大,相比,农村、乡镇市场是待开垦的处女地,潜力更大,这也是传统的零售巨头们的“盲区”,适合采取“电商+O2O”的新模式来覆盖。而且对于一些大的品牌供应商来说,三到六线城市过去是依靠自建的渠道和门店,成本高,一旦电商完备后,会掉头转移到这个阵地上。
内部线人还提供了重要情报,京东已经开始在这个新市场上砸了巨额的广告,比如“一城一牌”计划,在全国七大区共投放100多个城市的广告牌,其中三四线城市比例为90%;并且在全国华北、华南、华东等七大区共投放了30多个城市的公交车身车体广告,其中三四线城市比例为60%。此外,现在市场上还传出一个说法,京东还有一个绝杀的秘密计划——正考虑拿下全国苏宁实体店的门头广告,这种广告产权归开发商,楼盘会预留广告位,一旦如此,苏宁这家渗透最深的渠道,脸上真要有点挂不住了。
当然,把苏宁的“门脸”给改头换面了,这可能是一个传言,但能看出京东对三到六线城市的志在必得。当然,还有两张牌京东可以用,一是普及率最高的腾讯盟军的资源,微信和QQ,目前来看,这方面的战略还没有完全清晰,可能是与腾讯共谋一盘大棋;二是京东可以联合起来的线下零售如便利店资源,通过O2O的方式推进。
能改变格局?
京东如此大动干戈地抢滩三到六线城市,谁会睡不着觉呢?换句话说,渠道下沉的京东,会给电商的格局带来多大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