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状态
(2008-10-04 17:02: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和孩子 |
童年是天真的,孩子是纯洁的,但实际上他们的心理是复杂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他们的心理越来越复杂。
1、逆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逆反心理逐渐加强。4年级以下的孩子可能会很听老师和家长的话,但到了5、6年级他们会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这时候一定要多与孩子沟通,多与他们交心。往往是你越禁止他去做某事,他就偏要去做。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他们往往对你越禁止的事情越产生兴趣。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你强迫他们去做某件不愿去做的事,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与你会产生敌处情绪。再有有时大人许下诺言不实现,孩子也会产生反感。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许诺,如果许诺就一定要兑现,否则对孩子伤害是无限的。
2、恐惧心理。教师和家长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对学生的体罚,家长对孩子的打驾是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直接原因。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时操之过急,采取不正当的教育方法。有时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的情绪紊乱,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学会说慌,因为害怕而说慌。女儿上小学之前,我常常打她,有时不听话,就动手,严重时一巴掌就打摔下,后来我发现有时我的手一举起来,她就浑身在动,现在想起来真的有些后怕。在学校有一次他去办公室找我要钱,我没在,同事给他一块钱买雪糕,经过很长时间,无意间我知道了这件事,回家怎么问她她就是不说,现在想起来这是因为她怕啊。怕就会导致不诚实。好在我及时改正,上小学之后还没有打过她。(除了一次非常特殊的情况之外)。家长千万不要动手打孩子,是犯罪,而最大的伤害是孩子也是自己。
4、麻木心理。现在社会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比比皆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学一种技能,,从小就上各种各样的班,很怕孩子比别人差,什么英语班,作文班,钢琴班,电子琴班,奥数班,美术班,音乐班,舞蹈班,围棋班,这么说吧,凡是小学、初中、高中有的学科,课外都有相对变了名的补习班,好像去学校是一种业余时间,去补习班才是真正的课内时间。家长难啊,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补,自家的孩子能不补吗,没有钱想办法挣钱也不能落后于别人呢。于是孩子麻木了,无所谓了,让我去学什么就去学什么了好了,反正学完这个学那个。想想我们小时候也没有那么累啊,也都活得也不错啊。我想要想让孩子真正的有什么一技之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家长在家给他创造一种氛围吧,你让孩子学什么,自己在家先学吧,孩子是需要自己思考去学的东西才是有用的。他想让他学什么,在家里给他买什么放着,你们一家三口没事就在那弄,省下来的钱给他买这方面的书,他愿意,大伙都高兴,何乐而不为?
5、放纵心理。任性,倔强,喜欢什么就要什么,想要怎样就怎样,稍不称心就要耍赖,大吵,大闹。有的孩子说要什么东西就得给什么。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就是这样,要什么必须给买,否则什么事都能干出来,上高一的时候要家长给买电脑,不答应就不念书了,而且每天晚上要玩到12点钟,谁说也不好使。不过这孩子也真行,今年还走了个二本。不过从整个学生的发展来看,有很多地方不是健康的。
6、心理孤独。一家只有一个孩子,与外界接触的少,造成孩子只能以电视为伴,以电脑为伴,在虚拟的世界里弥补现实的缺陷。有时女儿在床上给自己用被子枕头搭了一个封闭的小屋,自己在里边自得其乐的玩。他们的伙伴很少,父母再不让与别的同学出去玩,慢慢就会使得他们感到孤独,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心情压抑。
一个心理学家说,孩子永远都没有错。是的,差学生都是差老师和差家长共同培养出来的。做一个家长,难啊,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啊,但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吗,愿我们的家长都成为一个好家长,我们的孩子都能成长成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有益于自己,有用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