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卡拉OK这个名称的由来

(2024-09-21 08:36:40)
标签:

文化

娱乐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人都喜欢唱歌,也经常去卡拉OK。卡拉OK是个舶来品,它真正进入中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它在中国大陆安家之后,很快就风靡全国,一直受到许许多多的人们的极大欢迎。在唱歌时不说唱歌而说成是K歌或者是卡拉一下的人也不在少数。

很多人往往把卡拉OK里面的OK简单地认为是英文【OK】也就是好的意思。其实不然,实际上卡拉OK是一位名字叫井上大佑的日本人早在1971年发明的。然而,这个卡拉OK的名称却是日语和英语的组合体。这里的卡拉是日语【カラ空(KALA】、也就是【空】的意思。OK是英语的【ORCHESTRA】,用日语发这个音的话就是オッケストラ,它的原意是【管弦乐团】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伴奏。那么两个词汇组合就成了【空伴奏】。也就是说卡拉OK的原意是【空伴奏】。用日语表达的话就是「カラオケ」。

很有意思的就是,虽然这个卡拉OK词汇本来是日语和英语的词汇组合,但是英语的称呼也是按照日语的叫法直译过来的,英语叫做【KALAOKE】,完全是日语的发音。从这一点上来看,随着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语言的相互影响已经越来越大。

更加夸张的是,据说发明卡拉OK的井上大佑,至今竟然一次也没去过日本的卡拉OK店里唱过歌。在1999年井上大佑荣登美国的《时代杂志》。被介绍称:如果说毛泽东改变了亚洲的白天的话,那么,井上大佑是改变亚洲晚上的男人。这个评价可谓不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