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一)
(2024-02-12 17:32:31)分类: 个人文章 |
过春节也叫过年,小时候很喜欢过春节,每个春节过后不久就跟大人说好盼着早点再过春节呀,大人懂的小孩子的想法,无非就是想吃点好的、穿点好的。
的确,在我小时候,农村绝大多数家庭情况都差不多,也只有过年时孩子们才能吃上肉以及其它美食、过年时一般家长对孩子基本也不吝啬,往往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食欲,春节时孩子们去亲戚家拜年是必须的,家长也要给孩子买好新衣服,这样的“优待”对任何孩子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所以,孩子们盼望过春节也就不言而喻了。
年前农历腊月二十七日是我们当地的年前大集,在集市的一个大的场地,聚集了百来家卖鞭炮的,商家为了证明自家卖的鞭炮声音响爆炸率高,就一边卖一边放,鞭炮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一到鞭炮市场绝对会让人享受到这种“震撼”。
对孩子们来说赶集买烟花爆竹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我能从父亲那里得到10元、20元的压岁钱,当时烟花爆竹也便宜,小的鞭炮也就几毛钱一挂,20元钱的话可以买不少烟花爆竹,加之亲戚邻居给点,也能打发我过春节的畅玩。
年前大集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烟花爆竹,还有几次关于钱的经历,连续好几年在大集上捡到过几毛钱、1元钱。那时捡到钱后会兴奋地向一同赶集的小伙伴们炫耀一番,看到他们羡慕的眼神我也会小小地自我满足,小孩子的天真暴露的特别彻底。除了捡钱还有一年赶大集丢过2元钱,这些钱当时对我来说可是个大数,因为丢钱一直唠叨了一天,邻家叔叔看到我一直唠叨,笑笑说:“孩子就是孩子,丢2元钱就像大人丢好几十元一样。”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知道是叔叔的这句话刺激到我了,还是丢2元钱刺激到我了,他的这句话我一直记了好几十年。
大年30日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通常是包能吃好多次的肉馅饺子,为了活跃春节气氛,一般家庭还要包一个放了硬币的饺子,说法是谁吃到这个饺子谁更有福气。说是这么说,但每年也不乏一不小心把硬币咽下去或者硌到牙齿的“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