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说话”
(2025-02-17 16:46:31)话说“说话”
一、话不多说。孔子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人生来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多看多听少说,是客观使然。
1、与人交谈,多倾听,少插嘴,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与人有效沟通的方法;
2、“讨厌”的事,就事论事,不去评价别人的人格、兴趣与家庭教养等;“开心”的事,不张扬,尤其不在失意人前说,以免伤人自尊、惹上妒忌;“糟心”的事,少诉说,尤其不在得意人前说,以免遭人讥笑嘲讽、落井下石;
3、赞美别人恰如其分,誉词太滥易产生虚假之感;批评别人点到为止,责言太尽会失人颜面;玩笑话,幽默地说,太随意容易引起误会;真话不全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讲真话可能惹事,例如,张三从老家带回一些木瓜给同事吃,大家都说谢谢他,张三说“没关系,这东西我老家多得很,都用来喂猪”,话是真的,但效果很差。
二、话不急说。“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静静地思考,慢慢地说话,既是的人涵养的表现,也益于有效沟通。
1、对主观上想尽快完成,但客观上还需要巨大耐心和长时间努力才能做成的事,不急于发表意见和宣扬,沉着思考,静观其变,缓缓地做,做成再说;
三、就是不说。一般人生下来两年内就可以说话,但学会“闭嘴”却是一辈子的功夫,有些话就是不能说。
1、谎话不说。说谎易,圆谎难,为了圆谎不得不说更多的谎。好面子,爱表现是人性的弱点之一,本来一点小小的虚荣心,随口说出的一句话,觉得无所谓;其实,总有认真和细心的人会去核实你说的话,造成你的诚信危机,孟子说:“言无实不祥。”不信口乱吹,克制到口就不会倒霉。
2、非议别人的话不说。“来说是非者,便成是非人”。我们很难有资格背后非议别人,他人的是否由他自作自受,与其指责他人,倒不如去理解和宽容他人;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有些事知道就好,不必说的太过直白,做到嘴下留情。
3、私密信息不说。聪明的人不去打听别人的秘密,也不随便对别人说自己的秘密;当别人主动向你诉说秘密时,应该尽量回避,更不可传播别人的秘密。常言道:“守口不谈陈旧事,知心难得两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