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不良贷款比率
(2023-11-16 06:54:29)
我国农商行系统2022年不良贷款平均为3.22%,而同期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1.63%。农商行系统不良贷款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从客观上看,一是服务对象限制。贷款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和农民等经济弱势群体,这些群体的经营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灾害等影响,风险较高;二是业务地域限制。产业、行业、客户相对集中,风险不易分散;三是借款人的信息披露及贷款审批难度大;四是不良资产清收难度大。农村地区一些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比较弱,农村资产市场不发达,不良资产的变现难度较大。
从主观上看,一是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农商行的信贷业务风险评估水平和风险控制手段与大型商行存在差距;
针对不良贷款率高的问题,各级政府、银行监管部门和各农商行高度重视,从2010-2018年,经历了多轮去杠杆,如:压缩“两高一剩”贷款、减少制造企业、民营企业等容易产生不良的客户贷款等(但也带来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更难问题);同时,通过市场化清收、资产证券化、合作清收、内部清收、委托资产管理公司清收等方式清收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例如:农商行系统2019-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22%、3.88%、3.63%、3.22%;当然,也存在由于近几年疫情影响,对于部分现金流断裂的企业实施了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没有将逾期的贷款本息列入不良。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房地产开发商拿地和建房资金的大部分是从银行借的,一旦开发商手里的房子无法及时卖出变现,资金链就会出现断裂,银行贷款就无法收回,银行将面临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