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银行的本量利分析(作者:夏汉平)

(2008-04-11 09:41:00)
标签:

杂谈

 

(发表于《上海会计》1998年第8期P28-29)

 

商业银行以盈利为其经营目的,而利润受业务量、收入、成本费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制定利润规划时,也可运用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

商业银行资产可分为生息资产(如各类贷款)和非生息资产(如现金、固定资产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可分为付息资金(如各类存款)和非付息资金(如实收资本)。商业银行在经营负债业务时必须付息,而且付息成本是随着业务最大小成正比例增长的。尽管各种不同来源、不同期限的负债,其付息率高低不同,但可以通过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出全部付息资金的加权平均付息率。用全部资金成本除以资金来源总额,就可得到一个平均资金成本率,这种平均资金成本率可以看成单位变动成本。平均资金成本率的高低,在非自由利率条件下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付息资金与非付息资金的比重变化;二是不同付息率资金结构变化。商业银行经营资产业务虽然不同种类、不同期限的资产业务,其收息率是不等的,但同样可以综合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的收息率,即可用全部收入除以全部资产总额。加权平均收息率的高低,在非自由利率条件下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息资产与非生息资产的比重变化;二是不同收息率资产的结构变化,加权平均收息率可视为资金“卖出”的单价。经营的业务量就是全部的资产运用或全部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经营成本除了对外的付息成本,还有自身经营管理中发生的费用——营业费用。在一定经营规模内,营业费用的量相对固定或者说是可控制的。这种相对固定将近费用即固定成本。综上所述:本量利分析中所需的各个因素,都能在商业银行经营中找到相应的数据。

本量利分析运用于商业银行经营,可以帮助经营管理者预测、规划利润并作出科学决策,可以为正确确定业务量、调整生息资产和付息资金的结构、降低营业费用、最终实现目标利润提供科学的依据。

现在假设如下:资产运用(或资金来源)平均余额(业务量)为Q,加权收息率(资金单价)为P,加权付息率(单位变动成本)为V,营业费用(固定成本)为F,目标利润为A,保本业务量为Q0

则(1)保本经营业务量为Q=F/(P-V)

即:保本经营业务量=营业费用/(加权收息率加权付息率)

(2)实现目标利润的业务量为:Q=(A+F)/(P-V)

即:实现目标利润的业务量=(目标利润+营业费用)/(加权收息率-加权付息率)

(3)当业务量为Q时,利润为:A=Q(P-V)-F

即:利润=业务量×(加权收息率-加权付息率)-营业费用

现举实例计算分析:根据以下资料,按本量利分析法作出有关数据的预测(括号内计算填列的)。

银行名称

业务量Q(万元)

加权收息率P(%)

加权付息率V(%)

营业费用F(万元)

利润A

(万元)

保本经营业务量Q0(万元)

A

10,000

15

12

300

(0)

(10,000)

B

10,000

17

12

300

(200)

(6,000)

C

10,000

15

10

300

(200)

(6,000)

D

10,000

15

12

250

(50)

(8,334)

E

(18,000)

15

12

300

240

(10,000)

F

15,000

15

(11)

350

250

(8,750)

G

15,000

(16)

12

350

250

(8,750)

H

15,000

15

12

(200)

250

(6,667)

计算分析如下:

A银行,10,000万元的业务量,在已知条件下,利润为零,保本经营业务量Q0为10,000万元。

B银行,10,000万元的业务量,由于提高了加权收息率,也就是在放贷等资产总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高收息率资产的比重,加权收息率由15%提高到17%。由此,利润额为200万元。其保本经营业务量Q0为6,000万元。

C银行在同样业务量的情况下由于非付息资金比重较大,加权付息率较低,利润额为200万元。

D银行,10,000万元的业务量,在加权收息率和加权付息率与A银行相同的情况下,节约营业费用50万元,由此,利润为50万元。其保本经营业务量为8,334万元。

E银行,在加权收息率15%,加权付息率12%,营业费用300万元的情况下,要实现目标利润240万元,必须有业务量18,000万元。

F银行,15,000万元的业务量,加权收息率15%,营业费用350万元,要实现目标利润250万元,必须靠降低加权付息来达到,在执行利率确定的前提下,只能通过调整负债结构降低加权付息率,经计算加权付息率V只能限制在11%上。

G银行,15,000万元业务量,加权付息率12%,营业费用350万元,要实现目标利润250万元,途径是提高加权收息率,在执行利率确定的情况下,只有增加高收息率资产的比重。经计算,加权收息率必须达到16%,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H银行,15,000万元业务量,加权收息率15%,加权付息率12%,要实现目标利润250万元,途径是降低营业费用。经计算,当营业费用降至200万元时,可实现目标利润。

从以上的分析看,实现目标利润的途径有:

1、扩大业务量,如E银行。

2、提高加权收息率,如B、G银行。

3、降低加权付息率,如C、F银行。

4、节约营业费用,如D、H银行。

其中主要途径应该是提高加权收息率,降低加权付息率和节约营业费用,这是集约型经营的要求。各种途径综合采用,效果更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