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沪港通更需国内通
通则不痛,通则不通。
一个沪港通的政策,使上证指数上了一步。这对极其疲弱的A股无疑是一大刺激。沪港通,至少允许国外资金直接进入中国股市,当然也允许国内资金走出内地。资金有逐利的本能,人为的隔离会导致市场成为无源之水,日渐干涸。而与国外市场打通,则成为有源活水。高则可以出,低则可以引。这才是市场。
但是限于国外国内两大市场的运行,资金流,信息流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沪港通还是不够的。股市更需要国内通。
国内相当的资金都被房地产市场吸引去了,根本在于地方政府推动房价上涨,以获得土地收益。但是在举国房地产的推动下,大企业不参与房地产的其实很少。而大企业参与股市的确实很少。因为股市是作为一个融资场所存在的而不是投资场所。房地产有政府背书,股市没有。而金融分业也限制了资金进入股市。所以说,国内实业与金融业与股市之间是血管梗阻的。不通,所以中国股市才痛。
要发展市场经济,股市可能是市场经济最重的一个环节。而现在这个环节是最脆弱的环节。国内企业与股市之间的流动渠道存在很大问题。
建议管理层出文鼓励过剩产能企业将资本通过股市进行再配置,既可以消化过剩,又可以促使转型。
建议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鼓励商业银行自有资金和理财资金可以自由进出股市而不受限制。这是化解资本配置扭曲的最佳政策。
建议全面开放对保险业入市资金的上限管理。进出多少应该有企业经理判断而不是保监会。
通则不痛,打开内资进入股市的闸门,比用货币政策调控产业结构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