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常。
其在道也,曰:余饭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今译:人不能长时间踮起脚站立,大步快跑的人走不了很远的路。只知自己不知别人者不是明智之人,自吹自擂的人得不到大家的赞扬。只为自己而个人奋斗者不能成就事业,骄傲自满的人成功了也不能保持长久。
这是什么道理?简单地来说:残羹剩饭,丑态恶行,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人人都不喜欢。因此有道之人不做人人讨厌的事。
注释:(1)企:踮起脚根。立:站立。企者不立:踮起脚根的人站立不能长久稳固。跨:越,大步行走。跨者不行:大步行走的人走不了远路。(2)自见:只看道自己的一面。自是:只认为自己正确。自伐:自以为有功。伐:吏有功称伐。矜:自贤,自大。(3)余食:残羹剩饭。赘形:赘,瘤。
评述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简单明了,精辟至极。老子在此描述了做事情的道理。做任何事情,必须脚踏实地,打牢基础。经营任何事业或企业,不可贪功冒进。必须有序地推进,否则必有大患,难免失败之复辙。为什么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因为个人也好,团体也好,企业也好,都是社会组织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简单地称之为组织。所有的组织,他们的行为必须遵守社会运行的规则,受到社会乃至自然环境的约束。他们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仍然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组织系统的角度来说,组织的行为,其过程是对周边环境作功。其结果是改变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以是自己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组织的行为,受到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两个方面的限制。
外部的限制是对组织获取资源的限制。在组织的生命历程中,资源的消耗是连续的,一旦停止,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而资源的获取是不连续的,不确定的和变化的。组织解决这种支出的连续性与收入的不连续性之间矛盾唯一的办法是建立储备。就象人体必须有足够的水份与脂肪储备一样。要保持组织的生命力,要保持足够的资源流的连续性,就必须使支出小于收入与储备的总和。因此必须有效地调节收入,储备与支出之间的关系。当预期收入不足时,能够采取的措施无非是扩大收入来源或者减少支出。然而,组织的收入总是有限的,波动的和不确定的。因此制定一个合适的支出限制就是保障可持续性的必要手段之一。组织在收入与储备许可的支出限制之内运行是组织运行的常态,而组织超出支出限制运行是非常状态。短期的必要的非常态运行是可以的,但必须及时地调整与恢复。连续地非常态运行则必然导致组织资源供给与储备的耗竭而崩溃。
内部的限制是对组织内部结构上所能承受负荷的限制。一根导线上的电流超出导线的载荷能力,导线就会烧断。一台机械连续超负荷运转,机械就会损坏。一匹马连续地高速奔驰,马匹有可能力竭而毙命。一个人连续地超负荷工作,这个人必然生病乃至有性命攸关之忧。组织连续地在非常状态中运行,必然导致组织内部的损害与失序。人的健康也好,企业的成长也好,社会的发展也好,疾病,崩溃,与腐败皆由此起。因此在短暂的非常态运行之后,组织必须及时的调整和恢复,进行适当的新陈代谢,才能保持可持续地运行。
脚跟着地,稳步前进是立与行的常态,踮起脚尖与快不奔跑是立与行的非常态。反之,与“企”、“跨”相反的另一种极端是“脚跟不离地”,“小步慢行”。这将导致“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极端。同样会导致失败。因为时空在不断地运行,组织总是处于与环境动态的竞争与协调之中。低效率的运行最终导致不能获取组织维持生存的最低资源流量而灭亡。冒进不行,固守也不行。那么什么是合适的运行状态呢?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原则上是环境所允许的持续获得资源输入的状态。与环境的发展同进,与环境的变化同退。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演化,这种相互作用一方面是事物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并且双方的作用总是处于动态的,变化的状态中。
“故自见者不明”。只看到自己这一方面的状况,不了解外部环境的状况。只看到即时的状况,看不到变化的趋势,就不能称为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状况。故孙子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
“故自是者不彰”,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人是经常会犯错误的,即使是伟大的人物,也会犯错误。历史上还找不到不犯错误的伟人。因此以为自己永远正确的人,就难以获得别人的帮助,从而难以避免犯下大错。自是者决不可能是出类拔萃者。
“故自伐者无功”,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抱成团就难以折断。这个道理多数人都明白。社会的发展就是组织形式的发展,就是组织竞争力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依靠的是团队协作而不是个人奋斗。只知道个人奋斗而不知道发展组织,以组织的力量与环境竞争的人,是难以成功的。盖世英雄项羽,却败在有点无赖的刘邦手上,有其必然性。
“故自矜者不长”,有资格自矜的人,多为成功人物。或雄霸一方,或扬名天下,或身贵权重,或家富财丰。平常的人是怎么也自矜不起来的。天下之事,聚则强,散则弱,有成者,聚也。将天下之人力、物力、注意力聚于一身,则需要更多更强的约束才能维系。约束松了,也就散了。受约束就不自在,自矜者,无非是想放松一下。所谓聚者,有如筑高坝以束水,一个小缺口,就可能造成重大溃败。松懈了,腐败了,也就散了。
所以老子说自见、自是、自矜者是“余饭赘行”,有道者当然不能这样。